韭菜东南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08章 地主团练,崛起大明,韭菜东南生,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而这些地方团练的首领,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每个人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p>
若无太平军起事,又有谁会知道他们是谁?</p>
在剿灭太平军的过程中,完全就是他们挑大梁,清廷的正规军,八旗和绿营兵,只是辅助作用。</p>
为什么清廷有地主武装为其续命,而明朝末年却没有地主或地方官僚组织大规模武装力量讨伐流贼,维护明朝呢?不论合法性还是正义性,明朝远胜清廷,士大夫依然是忠于明朝的,为什么在明末的流贼战争中,乃至于接下来的建虏入关的过程中,明朝的地主武装都没有出现呢?</p>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明朝的体制。</p>
大明从立国开始,就在预防唐末的藩镇之乱,认为放开地方武装的招募,就是养虎为患,最终形成的只能是军阀,然后武人作乱,国将不国。大明朝以文制武,连朝廷正式的将官都提防着,何况是地主的私人武装?</p>
不说皇帝,文官们第一个就不同意。</p>
因此,即使是到了崇祯十七年的风雨飘扬,京师无兵可守之时,崇祯帝也只是号召各地官军勤王,却根本没有想到相仿东汉,令豪绅地主组织团练,保卫大明的天下。</p>
从这一点上来说,大明朝实在是太固执了,一点都不知道变通。若是准许地主团练,说不定也能冒出一两个曾国藩和李鸿章呢,大明的天下说不定就保住了。至于后面的军阀自重,藩镇割据,未必就没有解决的办法,清廷就做的很好,不论湘军还是淮军,虽然前身是地主武装,但接受朝廷改编,最后都变成了朝廷正式的军队。</p>
朱慈烺眼睛微微一亮,随即又黯然了。</p>
因为他知道这是绝不可能推动的。</p>
废辽饷,开厘金,革盐政,追逮赋,看起来惊天动地,但其实都是在大明体制范围内的改革,不触及大明的根本,但准许豪绅地主开办团练,那可是触犯了大明以文制武的祖制。现在是崇祯十五年,开封之战还未爆发,大明在中原犹有十几万大军,国事远未到油尽灯枯、大厦将倾的危险时刻,所以这种提议绝不可能被朝臣、被崇祯帝所接受。</p>
其实并非没有人尝试。</p>
甘肃巡抚梅之焕,在被朝廷停职等候调查时,在家乡湖广麻城组建了一支地主武装力量“沈庄军”,打击周边地区的盗匪,维护地方治安稳定,有一次还震慑数万强盗不战而退。但朝廷始终没有给予这支地主武装好脸色,不给名义,不支持粮饷,沈庄军只所以能支撑,全靠梅之焕的名声,等到梅之焕病死,号称上万人、颇有战斗力的“沈庄军”立刻就烟消云散了。</p>
“殿下,如果朝廷能准许豪绅地主开设团练,不需要给钱粮,只要给名义,河南山西陕西乃至湖广等地的豪绅一定会响应,团练武装不但可以收集流民,将那些可能的流贼,变成抵御流贼的乡勇,间接的减少了流贼的兵员,而且遇上小股的流贼,地方县城自己就可以应付,不必等官军的救援。官军只用对付大股流贼就可以。如此一来,大大减轻了官军的压力,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粮饷困局,就迎刃而解!”</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