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罪证在哪里
爱吃猫的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5章 罪证在哪里,开局与女尸同床,我是大宋守夜人,爱吃猫的鱼,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高惟明揭开锦盒盖,没看到盒里有什么秘旨,只看到一枚古朴的玉躺在盒里,有些疑惑的看着。</p>
赵楷看他迟疑不禁笑道:“把它取出来好好看看,可比秘旨管用的多!”</p>
高惟明小心翼翼的用五根手指捏着玉取出来,平摊在手心里看。</p>
看似古朴实则精致晶莹,焕发着柔和的光泽。古玉上篆印着四个字,看字迹瘦硬飘逸,灵动流畅,仔细辨认四个篆字,赫然是“如朕亲临”。</p>
这竟然是赵佶亲手用瘦金体雕刻的印章?有它在手,确实不亚于手持诏书!</p>
“这枚古玉你只能用两日,两日一过本王就来收回,你可记住了。还有,只能用作查询卷宗,不可用于其它,不然,你就是死罪!”</p>
“微臣明白!”</p>
……</p>
高惟明又一次走进枢密院,没有惊动承旨院的人,径直去了宣旨院的法司。</p>
也没有亮出皇城司身份,只对新任的法司主事说了句奉官家旨意查阅所有卷宗,将古玉印章一亮,那主事哪敢再多言,领他进了卷宗档籍室,嘱咐管理档籍的书吏听其指令就自行离去,任他自己翻阅。</p>
看着满屋子陈列的一排排卷宗,高惟明让书吏找到河西房的卷宗存档。为了掩饰此行目的,又让书吏找了北事房和河东房的卷宗,便打发他离去。</p>
他上次来宣旨司看到任志摞在书案上的那堆卷宗,当时刘翱监视在侧不让他翻阅内文,他特地记住了那些卷宗的名字,此时将其一一找出,一本本的仔细翻看。</p>
看完,没从中发现有什么问题,难道是自己想错了?高惟明陷入了沉思中。</p>
这堆卷宗是任志生前看的最后一批卷宗,当日晌午时分,刘翱带着公文来宣旨院找过任志,同时,也是刘翱约任志下公后去东大街的时间。因为这一日,应该是任志发现他是细作后,让他给出答复的最后期限。</p>
之所以确定他是这日约的任志,按任志的生性,如是提前邀约,他不能下公就回家时,都会和任娘子说的。而任娘子并不知他去了东大街,那就只能是临时接到了刘翱的相约。</p>
确定当日是最后期限,缘于刘翱对最近一次两人饮酒的时间记得过于清楚,不是有特别的含意不可能记得如此清楚,很大可能的情况是,任志约他喝酒的目的就是和他摊牌,指出自己知道他西夏的细作,在任志列出的确凿事实面前,刘翱只能承认。</p>
于是,任志念在好友一场的份上,给了他十日的期限,要他十日后给出答复。</p>
任志放弃了揭发细作可以获得的大功劳,他要的刘翱的答复就是希望刘翱答应去有司衙门自首,然后将功补过,将西夏的间谍组织合盘托出禀报,他会因此减罪甚至免罪,至少不会是死罪。他想挽救刘翱,但他没想到的是,刘翱不但辜负了他的好意,还恩将仇报,将他约到东大街暗杀灭口。</p>
整起事件的大体脉络是如此,既然刘翱的细作身份在任志这里已经暴露,那遇刺当日,刘翱递来的公文应该就不会再有问题。</p>
堆在书案上的卷宗只是任志未及时收起,可能是留待第二天来继续要看的。</p>
自己把注意力放在未及时收起的卷宗上,显然就错了方</p>
向。</p>
他揉了揉眉角,重新整理起思路。</p>
刘翱是近两年多才逐渐变得奢侈起来,那也就是说他是这两年才通过出卖情报获得了西夏给他金钱上的巨额奖赏。</p>
西夏能给他巨额奖赏,自己是他的情报具有很大的价值,</p>
让西夏取得了重大的利益。既然西夏取得了重大利益,相对应的此消彼长,自然就是大宋方面就有了损失。</p>
想到此,高惟明忙找出这两年大宋与西夏的大事纪要编录来。</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