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运河激战柴荣
猫头叔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0章 运河激战柴荣,五代:这个小国太能打,猫头叔叔,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吴军大溃,赵匡胤趁机夺占六合。</p>
这个时候,朱虎臣带着步骑两万余人也赶到了六合。</p>
楚州,柴荣大军围困着楚州。</p>
大运河上,进援的陶安同部沿着运河往前突进,试图突破周军的包围圈。</p>
战鼓声隆隆响起,运河两岸,士兵们手持长枪严阵以待。</p>
战船在水面上缓缓移动,船上的士兵们紧张地调整着阵型,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冲突。运河的水面上,船只交错,形成了一幅紧张而壮观的景象。</p>
随着一声令下,双方的战船开始加速,向着对方冲去。战鼓声、号角声、士兵们的呐喊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战场上的主旋律。船上的弓箭手们拉满了弓弦,箭矢如同流星般划过水面,射向对方。</p>
楚州段运河狭窄,大船的用处并不大,只能靠小船跳帮接弦。一艘艘船撞在了一起,接舷战随即展开。</p>
都说北人骑马,南人操舟,这句话在战场上特别明显,骑兵对冲吴军吃亏,可打跳帮接弦,吴军士卒就比周军灵活多了。</p>
吴军水兵多来自于两浙,有的人祖祖辈辈都是渔民,在摇摇晃晃的船上都能健步如飞。</p>
相比之下,周军士卒就不太灵活了。吴军士卒用特别的步调摇晃船身,以此来打乱敌人的节奏。周军士卒在船上无法站稳,更不用说挥刀战斗了。</p>
“啊呀!”一名周军士卒被摇着摇着,步伐混乱,一脚踩空就摔下了河去。</p>
“救命,我不会水!”令人尴尬的是,周军水军仓促招募,训练时间有限,有个别人还不会游泳。</p>
这人在水里挣扎,可船上的袍泽正在与吴军拼死搏杀,哪里有人来理他。</p>
“刷刷刷”,吴军船上有弓弩手专门射杀河里的敌军,周军在水里游不快,跟活靶子一般。</p>
运河水很快被染红。</p>
如果说运河上是吴军占优势,岸上则是周军占了上风,周军骑兵远远的冲过来,调动吴军移动,等到吴军阵型一乱,瞅准空挡,就接二连三地凿进去,将吴军步卒冲得七零八落。</p>
清空了运河两岸后,周军骑兵继续向前突进,牵制吴军陆上的步卒,周军弓弩手则趁势冲了上来,向运河中吴军船只抛射箭雨。</p>
周军用跳帮打不过吴军,不过他们改变战术,用火船来冲击吴军,吴军用推杆来推住火船,使得大火不会烧过来,但是同时也挡住了自己前进的通道。</p>
失去了两岸步卒的支援,吴军水师突进困难,被死死的挡在运河水道上。</p>
在日落时分,战斗渐渐平息。运河的水面上漂满了尸体与破碎的船板,一片狼藉。</p>
激战了数场,吴军推进困难,反而被歼灭了不少步卒。陶安同下令撤退,往南面退却。</p>
部将们纷纷抗议:“节帅,不能退啊,退了楚州就守不住了。”</p>
陶安同一拍桌案:“这是中枢的命令,我们是水军,让水军登岸和骑兵去拼杀,怎么可能打得过?白白送死吗?”</p>
部将还是不解:“我们一退,运河也守不住,陛下可就在扬州。”</p>
陶安同安抚众将:“两浙道的精兵五万人已经在润州渡江,最多十日就北上到楚州,到时候我们水陆并进,再打回去就是了。楚州城有守兵两万余人,城墙又加固过,难道十天半个月都守不住?”</p>
安抚了众人,陶安同即部署后撤事宜,等待汇合了援兵后再战。</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