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生员治水
猫头叔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7章 生员治水,五代:这个小国太能打,猫头叔叔,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杭州城外。</p>
徐宗伍在北关门外接他的哥哥徐宗行。</p>
徐宗行一路风尘仆仆,终于回到了杭州城下。</p>
一见面,徐宗行就抱歉道:“真是抱歉,竟错过了放榜日,二郎可有高中?”</p>
见徐宗伍满面春风,徐宗行咧嘴笑道:“那一定是高中了?”</p>
徐宗伍笑道:“我还是靠了阿哥的功劳,才考取了进士。”</p>
徐宗行当然不信,“那怎么会,我读书一向不如你的啊,也没教过你什么。”</p>
徐宗伍摇摇头,“非也非也。阿哥知道吗?今年殿试,未考唐律(即写诗),竟然考的是策论。”</p>
徐宗行与徐宗伍是一起读书的,自然是懂的,惊讶道:“啊呀,那岂不是头一遭,可从未温习过策论啊。”</p>
唐以来,科考必考唐律,殿试也不例外。唐代时,往往能靠写诗送给宰相们而获得晋升途径。</p>
徐宗伍一五一十道来:“你猜猜,今科的策论题目是什么?”</p>
“是治水?”徐宗行猜道。</p>
“哈,”徐宗伍笑道,“对,策论题目是论治水与治国。”</p>
徐宗行急道:“那你怎么答的?”</p>
原来徐宗伍将他哥哥那日讲的治水法子往试卷上一搬,再加点治国安邦的套话,一篇策论就此完成。</p>
考官阅卷时,惊为天人,亲呈钱弘佐阅览,因这篇策论,原本位列三甲的徐宗伍直接擢拔为二甲第十三名。</p>
一甲只三人,徐宗伍便是第十六名,妥妥的高中了。</p>
徐宗伍乐坏了:“仰赖阿哥的本事,我才得以高中啊。”</p>
徐宗行也为他弟弟高兴,忙道:“走,阿哥请你去楼外楼吃酒去!”</p>
徐宗伍突然想起:“糟了,一时光顾着高兴,工部侍郎高使君听说我的策论都源出于阿哥,急着见阿哥呢。”</p>
徐宗伍带着徐宗行去见工部侍郎高翰文,高翰文见了人,道了声:“你可算来了。”</p>
原来,考试的这几日,徐宗行得空去了趟太湖沿岸,一路走,一路观察,探寻治水的办法。</p>
高翰文便拉着徐宗行去见钱弘佐。</p>
“你便是徐宗行?”钱弘佐发问道,不等他回答,又急道,“快说说你治水的法子。”</p>
徐宗行道:“草民斗胆进言,要治水,得先明了太湖发大水的根源。”</p>
钱弘佐道:“我看过你兄弟的策论,认为根源乃在于长江带来的泥沙淤积了松江的入海口,导致湖水不得外泄。再者,今年黄梅太长太烈,也是一大诱因。”</p>
徐宗行躬身道:“草民近日发现,还有一大本因。”</p>
钱弘佐与高翰文纷纷瞪大了眼睛,听他讲。</p>
原来这几日,徐宗行一路往胥溪的上游——也就是溧阳的五堰寻去,终于发现了太湖发洪水的根源之一——溧阳的五堰被人给掘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