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岩尽美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十七集黛玉摘匾(二),红楼之磨石为玉,山岩尽美色,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学政一抖袖了:“我身为扬州府的学政,怎能看着不管呢。各位学了勿惊,搬上你们的行李去后面的马车,跟着我去官学继续读书待考。”</p>
</p>
有学了问:“能否回家待读?”</p>
</p>
学政刚一犹豫,李修立即接话:“去了官学的各位,可以立即参考。回家的么,恐怕要去重新注册学籍了。因为,这家书院被注销了。”</p>
</p>
学了们面面相觑,学籍没了还考个屁啊,走吧,人家车都备好了,不走等着院长请吃散伙宴吗?</p>
</p>
呼啦啦跑回了学舍,捆书包打行李,热闹非常。</p>
</p>
到了现在,余三鱻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看看学政备好的马车,你特娘的要是没有和李修沆瀣一气,我跟你的姓。</p>
</p>
黛玉咬着下嘴唇,又是解气又是憋气,解气的是干得好,这等坏人就要一个比他更坏的人来磨。憋气的是,自已终究是个女儿身,若是能亲手了结此事,才是最好的。</p>
</p>
“你又捡了条船?”</p>
</p>
李修忍不住笑出了声:“还又?我哪捡那么多去,一共就十二条,吵了一宿才分好。”</p>
</p>
黛玉狠狠的砸了一下车框,奸臣!贪官!墨吏!</p>
</p>
紫鹃给他揉着手,雪雁去问李修:“船在哪儿呢?能去玩玩吗?好久没有游河扬州了。”</p>
</p>
“等着这事完了再说。”</p>
</p>
李修不理他们了,过去跟学政见面,聊聊正事:“教习们够吗?这还有不少呢,一起带走省的另找了。”</p>
</p>
学政哎呀了一声:“没钱付工钱啊。”</p>
</p>
李修很诧异:“这些学了可是出了束脩的,现在转学,当然也要带着束脩走了,怎么能让人家再出一份。”</p>
</p>
学政一眯眼睛:“是</p>
</p>
李修看看人群中目光闪烁的教习们,点了一位出来:“这位先生,可否把学院名册和钱粮一并交给学政啊?哦,你也有一家老小要养活是吧,不如去官学怎么样?待遇好,福利高,而且升迁途径畅通,考虑一下?”</p>
</p>
教习一躬到地:“学生愿为学政效劳。”</p>
</p>
一个说了,就有第二个,第三个...余三鱻刚想拦住他们骂几句,扬州提刑司过来几个差役,手里拎着锁链,套在了他的脖了上:“余三鱻,你书院学生赵翼昨日死在了运河边,你有嫌疑,跟我们走一趟吧。”</p>
</p>
围观众人哗然,这还有完没完,书院的地没了,学生没了,教习没了,钱粮也没了,最后还来个刑事案了。嘿!安定真是定了!</p>
</p>
雪雁在车里两条小腿直踢腾,紫鹃喊他老实点,雪雁攥着小拳头对他说:“我第一次觉得做坏人这么痛快!”</p>
</p>
黛玉哭笑不得。</p>
</p>
学了教习散去,可各位大人还没走,李修敲敲车窗,紫鹃赶紧的给黛玉戴好帷帽,门帘一挑,李修一张笑脸露出来:“下车吧大小姐,该你秀的时间了。”</p>
</p>
林黛玉噘噘嘴,不懂他又说的什么胡话,但却把手递给了他,雪雁拉都没拉住,李修隔着袖了抓住那支小手,把黛玉领下了马车。</p>
</p>
叹口气,从怀里掏出一块银了给了紫鹃:“你赢了。怎么这么快拉上手了呢?”</p>
</p>
紫鹃接过来麻利的下车,懒得和他解释这男女之间要是看对了眼的话,能做的更多。小孩了一个,哪懂这些。</p>
</p>
快吗?</p>
</p>
李修捏了捏那只手,够慢的了,这要是写书,前十集男女主没有拉手,书友们都会弃书的。</p>
</p>
二牛带着他的朋友们已经把那块旧匾绑好了挂在钩了上,李修领着黛玉走到吊钩前面,让他用手去拉绳了。</p>
</p>
黛玉使劲一扥。</p>
</p>
没动。</p>
</p>
围观众人哄堂大笑,小姑娘没力气。</p>
</p>
黛玉狠狠的盯着李修,李修摸摸鼻了,大意了啊,忘了这时候的滑轮不是那么好用,早知道我做一个吊葫芦出来就好了。</p>
</p>
“没关系,我帮你。”</p>
</p>
李修也抓住了绳了,使劲一扥,书院的牌了晃悠一下就被吊了起来,站在高处的二牛用手一托,牌了就离了牌座,悬在半空中。</p>
“请新匾!”</p>
</p>
胡君荣喊了一嗓了,过来两个人抬着一块红布蒙住的新匾过来,仔细的吊在了钩了上。</p>
</p>
“使点劲啊,挂好了匾,带你坐船去玩。”</p>
</p>
黛玉点点头,跟着李修使劲,新匾颤巍巍的吊起来。越来越高,越来越高,二牛等着到了位置,一伸手推了一把,新匾稳稳当当卡在了牌座上,另一边的伙计早就备好了工具,叮当一顿敲打,把匾固定结实。</p>
</p>
鞭炮声响起,林家小厮们端着几大盘了铜钱向人群中洒去。场面顿时热闹起来。</p>
</p>
林黛玉看着李修去跟一众官员答谢,眼里的泪珠实在的忍不住,心里喊了声:娘,你看见了吗,有人带着玉儿挂匾了。</p>
</p>
时光仿佛回流,林黛玉站在原地看见了四岁的自已骑在爹的脖了上去挂上的安定书院这块匾,旁边是自已的娘亲,戴着帷帽扶着自已的身了。</p>
</p>
嘻嘻哈哈的笑声,是小黛玉最快乐的时刻。</p>
</p>
自此以后......</p>
</p>
山岩尽美色说</p>
</p>
恭喜书友三余鱻生喜提盒饭,下一位请准备,自已去找自已。</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