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道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7章 道士,南明义军,随笔道人,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镇江,古称“京口”,扼南北要冲,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林士奇率部抵达镇江时,便立刻命辅兵即刻打造盾车,云车,登城塔等攻城器械。</p>
镇江城毗邻长江,北城江边上有座山,其名北固山,山上有座甘露寺,乃是蜀汉昭烈皇帝娶亲之地,辛弃疾也曾在山上写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p>
林士奇率数十名亲卫,在城外勘察着地形,林士奇来到东城处,见土地有些湿润,他抬眼望天,心中若有所思。</p>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镇江城下一片宁静,并无兵戈之声,林士奇亲自监督辅兵的准备工作,攻城器械不断被制造出来。</p>
二月二十二日午后,阳光透过云层洒向大地,给寒冷的冬日带来一丝温暖。</p>
此时,一支浩浩荡荡的军队正沿着官道疾驰而来,马蹄声响彻云霄,扬起阵阵尘土。这支军队正是由孟浚率领的主力军。</p>
当他们抵达镇江城下时,原来便已扩大建造的营寨,又扩大了数倍,营帐如繁星般密布于镇江东城外空地之上,绵延不绝,军旗飘扬,猎猎作响,士卒盔明甲亮,刀枪林立,士气高昂,散发出一种无坚不摧的气势。</p>
孟浚身骑一匹战马,身姿挺拔,随着一声令下,大军迅速安营扎寨,并开始加强营寨防御,壕沟,拒马等工事。</p>
在安排了一系列事务后,孟浚远眺长江,忽然心中一动,脑中浮现出一句话:“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p>
随后对左右众人道:“今已临长江,当瞻望之。”</p>
随后孟浚身旁簇拥着顾炎武,夏完淳,钱彪,林士奇,赵用平,柏永馥,身后还有十余名文官,在数百亲卫的护卫下,朝着江边而去。</p>
来到江边,望着长江,身后便是庞大的军营,一时间众人都有些气势昂扬,孟浚看着长江,忽然间有一股想要把马鞭丢下去的冲动。</p>
六镇之卒,骑兵营,效命军,重甲军,火枪营,火炮营等等,八万余人,若再加上辅兵民夫,自己号称三十万大军已经有所保留,若是称百万大军,投鞭断流,看能不能吓死洪承畴。</p>
孟浚的心中已经阴霾尽散去,昔日兵不过千,粮械两缺,无尺寸之地,尚无畏心,今拥兵十万,扩地近千里,有何惧哉。</p>
路振飞,刘骥言等人不时的留诗怀古,身旁的夏完淳凑在孟浚身旁,有些兴奋,却又小声道:“都督,你文才也挺好的,何不如即兴来诗一首”</p>
孟浚:“…………本督武人出身,不会作诗”</p>
夏完淳撇了撇嘴,暗道:“明明会作诗的”</p>
…………</p>
镇江城上。</p>
马德阳站在城墙上,面色凝重地看着远方。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焦虑,他已经清楚地看到了孟军主力,那是一片如海洋般辽阔的旌旗和军队,举目望去,如一张广阔的黑色地毯,在不停的蠕动。</p>
守城的士兵在城墙上惊恐地看着这一切,他们的脸色有些苍白,手中的兵器也不由得颤抖起来。</p>
马德阳心中暗自思量,如此庞大的军队,难怪敢叫我投降,但他仍然觉得,他可以守的住镇江城,镇江城虽不比江宁雄厚,但也是一座坚城,城中两万五千人守军,拖到援军抵达应当是不成问题。</p>
二月二十三日。</p>
就在孟浚为明日攻城前做最后的准备时,俞安掀开帐帘,走到孟浚身旁道:“都督,营外巡逻兵碰到一个道士,此人声言要见都督”</p>
“道士,还要见我,你觉得本督我那么闲吗?”孟浚皱着眉头说道。</p>
俞安有些迟疑,随后解释道:“都督,此人挺神的,几个巡逻小兵,他都说的很准,我本来不信,结果他一见我,就将我的身世说的一字不差”</p>
征战沙场,兵戈铁马,唯靠兵精甲锐,算命之说若能准的话,天下不就有不亡之国,不败之家了。</p>
“算命之说,无稽之谈罢了,将其赶走了事”孟浚摆摆手对俞安说道,他正忙着呢,哪有空见一道士。</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