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獴在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08章 甜蜜计划,去大明扶贫,飞獴在天,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宁贵妃也是心软的人,就给辽王提了一嘴。</p>
辽王听后,不由嘿嘿一笑,找到李喜旺说道:“你这蜂蜜估计要价值五十两银子,按大明律法,贿赂五十两可是要杀头的啊。”</p>
李喜旺没想到送礼送出个麻烦来,就问道:“你现在有那么多人手,非要盯着我这个老头子干什么?”</p>
辽王说道:“你还不老,听说你在扶余城也养了个小三。这神圣的养蜂事业只有你和锡伯人共同完成。”</p>
对于养蜂大业,辽王其实没有忘,只是一直觉得时机还不够成熟。</p>
蜜蜂这种精灵,原产于地中海以东的叙利亚草原,渐渐传播到地中海周围,衍生出许多亚种,以意大利蜂最为着名。后世内地养蜂业就是以养殖意大利蜂为主,产量极高。</p>
东北黑蜂也不错,蜂蜜质量和产量均为上乘,实际也是老毛子后来从欧洲带来的乌克兰蜂和当地土蜂杂交的结果。</p>
但是当时的大明朝一直没有高品种的蜂种。</p>
锡伯人从悬崖或大树上采集的蜂蜜虽然口感好,产量极低,还不如内地土蜂蜜,只能当作贡品,满足极少数权贵的需求,就像上次辽王搞的中秋晚宴那样。</p>
早在让沈家商船下南洋或布局西域的时候,辽王也曾交给沈家或夜不收,想办法物色当地一些物种回来,其中就包括波斯蜜蜂、印度蜜蜂等种群。</p>
养蜜蜂是个极为细致的辛苦活,费时费力。关内来的百姓大多不会养,也不愿意养,后世的活框养蜂法还没有开始推广。</p>
经过几年的努力,只有不到三十来个小种群在自生自灭状态中慢慢融入辽西的环境,有的还和当地蜂种杂交,出现新品种。如果要推广到更为寒冷的辽北,恐怕有很大难度。</p>
辽王继续忽悠李喜旺说道:</p>
“让你去长春,主要是为了养蜂,但又不仅仅是为了养蜂。”</p>
“我现在发展养蜂大业,不仅仅是为了讨好我老娘,也不是因为那几斤蜂蜜在辽东GDP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贡献,而是为了配合深入开发松嫩大平原的大战略。”</p>
“到时侯有上百万亩的油菜、玉米到了季节需要授粉,你总不能像培育杂交水稻一样,拿根绳子荡来荡去,搞人工授粉吧。锡伯王给你又送房子又送女人,你总得把这扶贫后的振兴工作接力搞好吧?”</p>
“我让工匠们先给你做上两百个蜂箱,再找几个锡伯人尝试搞活框养蜂,只要把这个搞成功了,就是大功一件。”</p>
李喜旺听辽王这么一忽悠,只好同意等天气转暖,就带着蜂箱去扶余城,执行所谓的甜蜜计划。再说锡伯王送的小格格一直丢在那里,其实也怪想念的。</p>
几年后,辽王还是主动放弃了这个甜蜜计划,在辽东养蜂成本还是太高。</p>
还是那句话,但凡是发展经济总有试错成本不是?</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