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2章 行程,凛冬长夜,柿餠,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进攻中左所?郑家兄弟就想多了,目前郑家兄弟的实力强于杨三生,强攻只能是两败俱伤,得不偿失。</p>

毕竟此时的杨三生精力都放在扬州母亲的家族和登州的孙元化身上,才没空搭理郑家兄弟,只要郑家兄弟不来打他,他就应该感到万幸了。</p>

…………………………</p>

扬州,乃是史可法、刘肇基、卫胤文、任育民、何刚等明朝忠臣殉国之地,而攻破扬州城的多铎则以‘不听招降’为由下令屠城。</p>

根据王秀楚依据亲身经历写了一本《扬州十日记》对满清自四月二十五日至五月初一在扬州的暴行做了详细的记载。</p>

如二十七日,‘杀声遍至,刀环响处,怆呼乱起,齐声乞命者或数十人或数百人;</p>

遇一卒至,南人不论多寡,皆垂首匐伏,引颈受刃,无一敢逃者。</p>

至于纷纷子女,百口交啼,哀鸣动地,更无论矣。</p>

日晌午,杀掠愈甚,积尸愈多,耳所难闻,目不忍睹。’</p>

直至五月初二满清才安官置吏,‘查焚尸薄载其数,前后约计八十万余’。</p>

前世,杨三生读南明史时,每逢此处都感到难以置信,几万满清士兵,其中还包含大部分的汉人降卒。</p>

居然能屠杀八十余万的扬州百姓,并且这些百姓全都不敢反抗,明知是必死之局也只会哀嚎啼哭,磕头求饶。</p>

当然,史书中记载被屠杀人数也许会夸大其词,但是,就算没有八十万百姓,四五十万应该还是有的。</p>

对于史可法本人,此人一生只有两点值得肯定:其一是他居官廉洁勤慎,其二是在最后关头宁死不屈,不似那洪承畴,位居高位却投降满清,并且还指挥满清大军挥师南下灭明。</p>

不过,史可法的政治生涯可谓是错误连连。</p>

据史载,在左良玉部东下、清军南侵的紧急情况下,史可法惊慌失措,胸中漫无主见,曾经一日之内三次发出令箭。</p>

令驻扎在高邮的明军诸将直呼“阁部方寸乱矣,岂有千里之程,如许之饷,而一日三调乎!”</p>

死后的史可法名留青史,被视为抗清复明的英雄的原因无非是其官位大,誓死不降。</p>

殊不知官高任重,身系社稷安危,其在军国重务上的决策几乎全部错误,对于弘光朝廷的土崩瓦解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p>

史可法死后,至闰六月二十四日,投降满清的南明总兵多达二十三员、副将四十七员,马步兵共计二十三万八千三百人。</p>

仅仅只是在江北投降满清的南明士兵数量就超过了多铎、阿济格两路兵力的总和。</p>

更何况还有左良玉之子左梦庚率领麾下十五元员总兵全军降清,黄得功部将田雄、马得功叛变投降。</p>

弘光朝廷五大藩镇望风而降,并不是兵将不堪一击,而是他们凭借着“定策”等原因形成尾大不掉的集团割据实力,只有挟制朝廷之心,全无报国之心。</p>

由此可见,自崇祯死后,所有的武将都开始拥兵自重,只为自己的荣华富贵所操心,全然没有民族大义之心。</p>

……………………</p>

安排好笨港应对郑家兄弟的策略,杨三生在前往扬州的航行当中,不免回忆起前世在史书中所阅读的内容。</p>

“这就是人性吗?”</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豪门小说相关阅读More+

足球:一首梨花香,足坛最强前锋

有一点想滚蛋

李狗娃的妖孽人生

小女子混男频

陆总白天反迷信,晚上跟夫人学算命

溏心巧克力

沈大人请自重

心水成沁

我靠拆快递在皇宫养老

南瓜周

咸恒纪:恒变无极

华林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