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杨嗣昌建议均输、史可法巡抚安庐、圣驾巡城
明溪漱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0章 杨嗣昌建议均输、史可法巡抚安庐、圣驾巡城,穿越必备: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明溪漱石,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杨嗣昌建议均输
大批盗匪在长江以北地区盘踞已久,朝廷经过商议决定大规模发兵讨伐。然而,户部官员们苦恼于军饷短缺的问题。这时,兵部尚书杨嗣昌提出建议:“改革粮食运输制度,实行‘均输法’,即将各地粮食合理调配以供给军队。为了筹集更多的军费,建议朝廷临时增加赋税两万两白银(这个数字应该是笔误)。”皇帝随后发布诏书,称暂时加重民众一年的负担,旨在根除国家的心腹大患。
史可法巡抚安庐
七月,任命史可法担任右佥都御史,担任安徽安庆府、庐州府、池州府以及太平府等地的巡抚并管理军务。这项任命是鉴于当时严重的匪患而特别设立的职务。次年戊寅(公元1638年)六月,史可法因为回家丁忧而离职。
史可法,号道邻,河南人氏,崇祯戊辰年(公元1628年)考中进士,并在长达六年的时间里担任安庐道的官职,以其廉洁勤勉和爱护百姓着称,使得当地的贪腐官员闻风收敛。这次提升他为安庐巡抚,确实成为了东南地区的重要屏障。
圣驾巡城
北京城时常能看到皇帝举行各类典礼仪式,包括祭天祭地、祭祀日月星辰、亲临学校参加相关活动、耕种农田、组织大型阅兵、进行皇家宗庙祭祀以及皇陵祭扫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并未记载于会典和详细礼制中的活动。崇祯丁丑年(公元1637年)八月,皇帝打算亲自巡视城墙,于是命令礼部和兵部核查以往的相关惯例。然而,从高祖、成祖两位先祖以来并无这样的先例,因为这类琐碎事务并非皇帝本人适宜亲自处理。历代先祖和列宗虽然关心城池安全,但各有相关部门负责,所以无需亲自巡视。
当年八月二十六日至二十七日两天,皇帝亲自巡视了内外城墙,仪仗队伍整齐严肃,军容威严,场面非一般人可以指点评论。在内外城墙脚下及沿途街道,大约布置了六十万穿戴戎装的军士。京营的主要将领付出了丰厚的报酬,几乎把京城内的所有人员都雇佣来在现场值守,导致无人从事其他劳作或交易,整个京城一片肃静。此外,为了应对皇帝随时可能的需求,皇宫内发放给金吾卫的各种衣物饰品及器具数量多到难以计算。每一件物品,都需要不止一个人来服务。例如,像萧大亨这样的武官世家子弟,其子萧松庵担任锦衣佥事,分配给他一套酱色绉纱深衣,而尚衣局竟细分出了九十件不同的部件,每件都配有一个手持黄色夹板的人专门捧着,这就需要九十人来服务。同样的情况在各个方面都有体现,成千上万的人在这连续两夜两天的时间里忙忙碌碌,但实际上对于城墙的防护并无实际帮助。皇帝在城墙上看到从远处禄米仓堆积的漕粮暴露在外,两名户部官员因此入狱,其中一人后来被杖毙,这个人名叫汪明际,他是宁国县人,戊午年孝廉出身。
此次行动中,还杀了两个原本无关的人,其中一个是戎政尚书陆周礼的仆人。按照礼仪,戎政尚书应当陪同皇帝乘车出行,但他的仆人却偷窥皇帝用膳,结果被一铜锤击中身亡。这位仆人其实陆周礼并不想让他随行。
天下还有巨寇,不去思考稳固边疆防御,反而专注于几十里的京城防护,即便城墙坚固,又能依赖多久呢?即便是城墙修缮,也是兵部和工部的职责所在,而非皇帝应当亲自涉足的事宜。而且从天子到军民数以万计的人群连日连夜忙碌,大量物资消耗在外,这是国家乱亡的征兆。从这里就看出朝廷的下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