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青是条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卷 长安乱 第四十五章 夕阳阴里初识卿,九鼎风云志,湛青是条龙,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二天一早,若虚先生便让童仆赶着载满束脩的牛车,和杨熙一起出门,径直往城西建明里而去。
杨熙平素喜好读《诗》《易》《春秋》,而若虚先生的旧友涓委夫子,正是教授《易》经的大家。毕竟找熟人办事好开口,若虚先生早已打定主意,让这涓夫子做杨熙的业师。
到了建明里涓夫子家中,若虚先生说明此行来意,便另杨熙拜涓夫子为业师。但是没想到这涓夫子虽然平时满脸苦相,看起来谨小慎微,在这件事上却很是执拗,坚决不收杨熙这个弟子。
原来这若虚先生曾经在太学为博士,年轻的时候研究公羊《春秋》,后来攻读《尚书》《礼记》,一人开辟三门家法,曾在他手下学习的士子不在少数,比如那天禄阁校书刘歆就是其一。到了十年前若虚罢官的时候,学问之精深,整个太学能出其右者都是屈指可数。
这样一个五经俱通的大学问家,他的弟子,涓夫子又如何愿收?教不好,让人指指点点,教好了,这不是在打若虚的脸吗?
若虚先生和杨熙在涓夫子家里磨了许久,这老夫子虽然也不动怒,但是不住絮絮叨叨,引经据典,只是顾左右而言他,最终也没收下若虚这个弟子。
若虚先生与他交往许久,却也是第一次知道他竟如此执拗,也是拿他没有什么办法,只得带了杨熙离去。
一人不成,再找一人。若虚先生想起丹均丹夫子,也是研究《春秋》的大家,拜他为师,必然也是好的。中午用完饭后,便又带着杨熙往尚冠里丹夫子家中走去。
尚冠里在城外西南三里,名为“尚冠”,自然是读书人聚居的所在。因为这里距离太常官署和太学学宫不远,刚出了西安门,远远便见高耸的辟雍和社稷坛,两边房舍绵延不绝,都是太学生的寓所。来往之人无论身上穿着什么衣服,是贫是富,头顶上全是一般带着进贤冠,想来都是在太学上学的士子。
杨熙看着来来往往的都是读书人,礼让进退都是彬彬有礼,远处似乎传来朗朗书声,一时间心生神往,恨不能立刻入学,饱读那圣贤之书。
丹夫子家坐落在城外,却是一栋大宅。杨熙上前敲门,出来应门的却是一个美貌丫鬟,圆圆的双眼盯着二人,语声清脆地说“你二人也是来听课的?学堂早开了一个时辰,怎么来得却这般晚?”
若虚先生笑道“你家先生是在开堂授课么?我们不是来听课的,你就说是若虚来访。”
那小丫鬟知道错认,顿时飞红了脸,但仍然坚持道“先生授课之时,别人万不可以去打搅的。两位先随我进厅中歇息一下吧。”
走入院里,只见庭中种植几棵桂树,树下则是盛放的菊花,花香顿时扑鼻而来。庭中栽植花卉,倒也没什么稀奇,奇的是这花卉顺应节时,堪堪盛放。再看那花架上又有蔷薇、墙边栽植山桃,想来院里必然是三时有花,四季不同了。
没想到这丹夫子看似爽朗粗豪,却有这样的品味爱好。师徒二人心中都是暗暗纳罕。
小丫鬟见两人脸上均有讶色,不由得笑道“这庭中花儿,都是三小姐一手侍弄,便是三公九卿家里,也没有这般好呢。”
若虚先生见她说得有趣,不由得笑道“你去过三公九卿家中吗?怎么就知道好了呢?”
小丫鬟眼睛一转,道“我一个女儿家,自然没有去过,但是老爷却是去过的,他也便这般说。”
转眼两人进了厅中,里面陈设也颇见清雅,墙角书架上堆满书卷,彰显着主人的博士身份。最显眼的是厅堂正中挂了一幅山水帛画,画中松柏苍劲,山水连绵,似是出自名家之手。
小丫鬟请二人坐下,便径自转到后面去了,不多时便有一个小厮上来看茶,在旁侍候。
杨熙见这小厮呆呆邓邓,远不如刚才的小丫鬟伶俐乖巧,正觉气闷,突然听见一阵朗朗书声从偏厅传来。
若虚先生站起身来,转入左侧廊下,杨熙也赶紧跟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