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雍散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章 第五节 扫好门前雪,断头刀,尚雍散人,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此时朔风渐起,天寒地冻,他为躲避风寒,就藏身于这家的后门洞中,眼见天色将晚,却仍抱着一丝希望,不肯离去,只是将长袍裹紧了,席地而坐,数着面前的墙砖解闷儿。</p>
他天生聪颖,须臾间便将这一面墙的砖头都数尽了,百无聊赖之下,竟将墙上的蒿草也一一查清了。</p>
可入了夜这天就更冷了,他难以在门洞里久坐,便起了身,在后门外缓缓跑动着取暖。</p>
恰遇一位拾粪的老汉经过,询问之下,才知他的来意,便好言劝慰道,此是大官儿,从不肯接济穷人的,像您这幅穿戴,还没等进到门儿里去,便要被赶将出来啦,那是想见都见不到的。</p>
这位姓刘的县丞,听了老人的言语,联想起今日的遭遇,情知所言不虚,不免就长叹了一声,只得回了店房。</p>
他忧愤交集,一病不起,就连身上仅有的一点盘费也花光了。</p>
好在店主为人老成,见他出口成章,便自掏腰包,给他看病,还将两名子女托付给他教书识字。</p>
这位刘县丞在此耽搁了数月,身子康复了便思量着回乡,却忽然有一位屠户寻上门儿来,言说想请他到家中叙话。</p>
他到了屠户家中,方知这位屠户不识字,到了年底无论如何也算不清账目,请他来是帮忙拢帐的。</p>
刘县丞正自清闲,便安心帮他拢帐,想他笔走龙蛇,曾读过万卷诗书,区区几本账目,又有何难,不到一个时辰竟将帐目写完了,且条对清楚,来去明白,令屠户大喜过望。</p>
因时近年根儿,屠户便留他在家吃年夜饭,并杀猪相请,又做了一套新棉褂子给他穿,并支付了丰厚的报偿。</p>
他在屠户家耽搁了几日,依然想要还乡,屠户便将自家的皮帽子也给了他,又给他另做了一双新鞋,这才放他出门。</p>
他只身飘零,受尽了白眼儿,此时方知这个屠户为人好义,正派,便给人家写了一副对联,以表感念,这才顶着风雪踏上了回乡之路。</p>
他连着走了几日,不想道路不熟,却走到了一处县城,见一伙儿百姓正在一处卦馆前吵闹。</p>
打听之下,方才得知是馆主算卦失策,有人前来砸馆了。</p>
他自小儿便学过易经,当即分开人群,入内解围,开言掐算,无有不中,众皆欢悦,都口称神仙下凡。</p>
那馆主见他清新脱俗,飘飘然有神仙之态,敬佩之下,便将随身的一枚玉佩相赠。</p>
刘县丞晓得玉佩不是俗物,便摆手拒绝,不料那名馆主竟说道:</p>
“先生休要推辞。依老朽来看,先生面有贵气,将来定能登堂入室,有一番作为。</p>
老朽眼拙,可这次是决然不会看错的。</p>
此枚玉佩乃是祖上所传,在我身边也是美玉藏于顽石之内,绝无好处,如今赠予了你,却是相配呀。</p>
不过老朽倒有一事相求,在那甘陕之地,现有老朽的儿子在军中为将,倘先生将来有发际之日,能对老朽的儿子多多提带,便感激不尽了。”</p>
刘县丞听他说的口敞,本不想答应,又见其面色凝重,也不好推辞,便携了玉佩上路。</p>
此时他随身的盘费也花得差不多了,却始终不肯将玉佩出卖,只好一路讨着饭还乡。</p>
一日不慎,竟错过了宿头,饥寒交迫之下,便倒卧于一处山门之外。那庙中的小和尚前来闭门,忽见一头猛虎卧于庙前,直惊得大呼小叫,却早惊动了主持方丈,也到了门首来看究竟。</p>
老和尚通晓佛法,道行高深,他慧眼识珠,当即便认出了是贵人落难,忙命小和尚将刘县丞扶入了后堂,又做了一碗热汤面,给他充饥。</p>
刘县丞死中得活,本就感恩不尽了,可老和尚竟又拿出了一包珠宝相赠。刘县丞哪里肯受,可那老和尚却说:</p>
“师祖圆寂之时曾留言,有一日必有贵人来访,当以此金银相赠。</p>
此是天地造化,乃上天难测之机,小僧不敢违背。</p>
不过我观先生面带贵气,当就此入京,必有飞黄腾达之日。”</p>
刘县丞听后半信半疑,他将卖卦的馆主之言与老僧之言前后印证,便决心上京一试。</p>
待雪晴日出,就告辞离去,迤逦入了京师,起初也不顺利,虽打点了几名官吏,却未见回信,奈何囊中再次羞涩,只好到街头卖字为生。</p>
这一日,他正为一名妇人抄写家书,忽听前方铜锣开道,就来了无数的车马。</p>
他正欲回避,却早被队伍撞上,那为头的兵勇,便要上前捉拿,可巧儿轿中的老王爷正瞥见他悬挂的旗幌别具一格,细看之下不免赞叹其人笔锋神骏,定然必非小可,当即就吩咐了家人拘他前来问话。</p>
那刘县丞还道是闯了大祸,惊恐之余仍不失读书人的本分,不但将老王爷的问话详答了一番,且神情不卑不亢,言辞辩机敏利,当真令人是叹为观止啊。</p>
老王爷没想到,在这流落街头的草民之中,竟然还有这样的大才,当真是大喜过望。</p>
他虽衣食无忧,却始终心系国事,有心要替主选材,便带着刘县丞回了府邸,将他聘为了幕僚,留府听用。</p>
一日,圣上临朝,随手翻开手本,却见老王爷的奏折词锋敏利,不免心下纳罕,散朝后便将老王爷留下问话。</p>
老王爷见时机已到,便将刘县丞之事和盘托出,并谏举此人入朝为官。</p>
皇上有心试他一试,便随手将一本来自陕甘的奏折,递给了老王爷,叫他回府之后,以朝中大事相问,并需暗中将刘县丞的回复一一抄录下来,再送他一观。</p>
老王爷领了旨自是不敢怠慢,回府后,便叫人将刘县丞请来,以折子上的朝廷大事相问,并派人偷偷藏于屏风之后,细细抄录他的一言一行。</p>
那刘县丞乃是当世奇才,岂能被这等小事难倒,当即是问一答十,口若悬河,将陕甘局面一一剖说明白。</p>
皇上接了手本,一观之下不免是龙颜大悦,当即任命刘县丞为陕甘大员,不必入朝参驾,直接上任便可。</p>
后来刘县丞在陕甘任上一路坐到了总督之职,便命家人携了重金,赴关外奉天省谢那位屠户,并许他将儿子送入军前任职。</p>
又命家人远赴荒野,寻到了那处小庙,将其修缮一新,成了一座辉煌古刹。</p>
他在任上之时,也曾碰到一位军官,此人正是那位卖卦馆主之子,却因战事不利,将要被绑缚京中问斩。</p>
刘县丞念及当年馆主赠玉之情,极力维持,终于使他脱罪,仍留军中效力。</p>
他在任上数十年,两袖清风,死后受封一等公,被家人携带尸骨,回乡安葬。</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