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绝不能再走两晋的老路
旗鼓相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6章 绝不能再走两晋的老路,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旗鼓相当,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每一个选拔官员的制度,都有其弊端。察举制到了两汉的末期,已经被门阀士族完全操纵和利用,他们掌握并左右了当时的乡闾舆论,甚至许多人还要花重金向一些名士求得比较好的评语。</p>
曹操的那句评语‘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就是因此而诞生。然而即使如此,大汉各郡太守、刺史仍然有德行高尚之人,他们推举了许多家境贫寒却能力非凡之人,像朱儁、贾诩、贾逵这样的人才最终还是脱颖而出。</p>
但是到了两晋时代,选拔官员的体系已经成为了九品中正制,寒门或是低阶士族再无翻身之日。”刘辩无奈的说道。</p>
所谓的九品中正制,就是将人才划分为九个等级,由官方指定的人选担任中正官,对当地的人才进行评级。而评级的标准根据家世和个人能力。</p>
曹操没死之前,为什么没有称帝,主要原因还是他提出的唯才是举的政策极大的触动了整个士族阶级的利益,整个大汉的士族群体不答应。</p>
即使你平定中原,统一北方,兵锋所指,无不臣服,是这个时代最璀璨的将星,在大汉士族的反对声中,你依然无法代汉自立。</p>
曹操死后的次月,早已经取代荀彧成为整个中原士族之首的陈群,立刻向曹丕提出了九品中正制的官员选拔方案。</p>
曹丕知道这是整个天下士族的一次试探,如果自己不答应,也会如同父亲曹操一样,永远无法取得这帮士族的忠心。</p>
赤壁之战后,他父亲曹操提出“唯才是举”的口号,已经帮他把一部分有才之人选拔出来,加上一直矗立在大汉之巅,拥戴他们曹家的那些世家大族。</p>
也到了该和这些既得利益阶层分红的时候了。</p>
当年刘邦离世前,立下的约定:“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同样是为了保护自己子孙后代的利益,以及功臣集团的利益。</p>
最终曹丕同意了以陈群为首的士族阶级提出的九品中正制,取得了士族的忠心,大汉也因此走到了尽头。</p>
九品中正制刚开始的时候,家世确实只是作为参考。</p>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司马氏取代曹魏承接天命建立晋朝开始,基本上人才的选拔,已经不看个人的能力和品德,而是只看重门楣家世。</p>
出身寒门者个人能力再强,评语再高,顶破天了,也只能做到六品的官职。而许多个人能力低下,品德败坏,却出身豪门者,起步就是五品的高官。</p>
于是就形成了当时比较畸形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豪族”的局面。</p>
这也导致了两晋时期,与其他历史阶段相比,人才如此匮乏的重要原因。</p>
当然,九品中正制也并非一无是处,至少,曹魏建立之初的官员选拔制度,还是涌现出了大量的人才,也为之后的隋唐科举制度提供了一些宝贵的经验。</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