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塞看门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章 长安亲友如相问(上),汉月照万里,紫塞看门人,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长安的府邸中休憩了一日,霍嬗、张安世、金日磾、丙瑜等人就于翌日一早出发,往甘泉宫行去。</p>
根据《元和郡县图志》卷一中的记载:“云阳宫即秦之林光宫,汉之甘泉宫,在县西北八十里甘泉山上,周围十余里,去长安三百里,望见长安城。黄帝已来祭天圜丘处也”。汉长安城位于唐长安城的西北方向,直线距离大约四十里,由此可以推断汉长城距离甘泉宫的路程差不多在二百七十里左右。</p>
一行人在路上行进了三天后,霍嬗才看到了矗立在甘泉山塬上的甘泉宫。经过当今天子建元年间的扩建后,整个甘泉宫周长十九里又一百二十步,其中有十二座宫殿和十一处台阁,文武百宫在这里也有专用的邸舍。</p>
甘泉宫在汉室是地位仅次于未央宫的政治中心。每年的夏五月至秋八月,当今天子基本上都要到此地避暑纳凉,同时也会将政事、军务的处置集中在此处。</p>
除此之外,列侯贵戚、文武百官当中能来的也差不多都会跟过来。在甘泉宫,不止能消除暑气、享受温泉,还能借此机会与天家多加亲近,可谓是一举两得。</p>
抵达南阙才算是正式进入了甘泉宫的覆盖范围,只见披甲执兵的北军将士正一动不动的站在宫门前。</p>
霍嬗、张安世、金日磾、丙瑜四人拿出符节,经宫门司马验证后进入了宫内。</p>
乘着马车又走了约半个时辰才抵达甘泉宫的正门,天子已经命御府令丞高昌在门口迎候。</p>
“陛下口谕,传冠军侯霍嬗,侍中金日磾,议郎张安世、丙瑜觐见。”高昌扬声宣布道。</p>
“臣等谨奉诏!”四人拜道</p>
然后,高昌就引领着四人走向大殿。</p>
进入殿堂后,四人齐齐躬身下拜道:“臣等恭问陛下圣安,吾皇千秋万寿!”</p>
只听到天子的声音从玉阶之上传来,“诸卿免礼。”</p>
看到一如两个多月前一般健康地站在玉阶之下的霍嬗,天子的心情十分愉悦,问道:“子侯的身体可大好了?”</p>
霍嬗恭身说道:“赖陛下洪福庇佑,臣的身体已无大碍。”</p>
“善!”说罢,天子就看向张安世、金日磾、丙瑜三人,目光很是温和,勉励道,“卿等辛苦了。”</p>
“臣等幸不辱命!”张安世、金日磾、丙瑜三人躬身道。</p>
“卿等先下去吧。”天子挥挥手道。</p>
三人心知天子有话要单独与霍嬗,于是再拜道:“臣等告退。”</p>
待三人退出甘泉宫主殿,天子才吩咐道:“来人,给冠军侯赐座!”</p>
有宦官自御阶而下,在大殿一侧铺好坐席,将霍嬗请到坐席处,道:“请君侯上座。”</p>
“谢陛下!”霍嬗拜谢道,跪坐下来。</p>
“朕听中尉说,子侯在归程的一个多月里,记录了几十卷笔记,可有此事?”天子饶有兴致地问道。</p>
“确有此事。臣自幼锦衣玉食,不知民间疾苦,于政事常有疑惑之处。此行沿途十余郡国,臣向各地长者请教,终有所得。”霍嬗恭敬地答道。</p>
“哦,那朕倒是想听听子侯有何所得了。”天子笑着说道。</p>
心道,子侯才刚刚十岁,就算天资聪颖,又得朕的教导,也不大可能对于庶务多么深刻的见解。</p>
当然了,天子对于霍嬗愿意了解民间疾苦并且付诸行动还是很高兴的。对于肯干实事的人才,汉室天子一贯以来都是十分欣赏。</p>
同时作为汉室的领导者,刘氏天子也有义务了解这个世界的真相究竟是什么。</p>
除了孝惠帝天生暗弱,受制于吕后,未曾深入民间以外,汉家的其他历任天子都对民间之事颇为了解。</p>
高祖刘邦本就是沛县泗水亭的亭长,尽管曾经因不事农桑之事被太上皇训斥过,但本身对农事还算是颇有了解,对于基层吏治更是知之甚深。因此才能在统一天下后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与民休息。</p>
文帝刘恒在之国以后更是因为代地贫苦,故而亲历农桑,恭俭作则。成为天子后,两次下诏“除田租税之半”,将租率从十五税一减为三十税一;将成年男子的徭役减为每三年服役一次。</p>
景帝刘启不仅是在代国跟随父亲受过苦,成为太子以后也是时常混迹于市井之中。继位伊始就将三十税一定为永制,并且将男子服徭役的年龄推迟了三岁。</p>
当今天子更是直到继位后还常常冒充自己的姐夫平阳侯曹寿微服私访,足迹遍及三辅之地。虽然为政之事不如父祖一般宽仁,但是对于民间之事也不是一无所知。</p>
“臣此行所得并不是很多。只是有两件事想要向陛下禀明。”霍嬗道。</p>
“讲!”</p>
“其一、地方各郡国中,郡守职权过重,无人可制之。其二、刑罚过重。庶民无钱赎罪,往往会因刑罚导致损伤致残,一人受刑后致残则农户之中少一人耕种。”</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