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鸟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七十三章 再次出兵(求订阅!),大宋枭途,任鸟飞,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
六月中旬,蔡仍亲率十万大军东进,以岳飞和韩世忠分别为左右先锋,目标云东的儒州和妫州。</p>
妫州(后世河北怀涞县),以妫水为名,得妫州。</p>
妫州的地理位置过于艰险,是镇守东、南、西、北要道的重中之重。</p>
妫州以北,另有一巨石称独石,独石之处有一山口,这就是著名的独石口。</p>
独石口处,是燕云十六州,最靠北的军事要地,其重要性还在于,它是外族入侵的第二条重要通道——它的北面,基本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无任何可守的天然屏障,穿过草原可直达漠北。</p>
正可谓,北上独石捣黄龙,南下新洲互为呼应,东与儒州隔山遥望,西去云、代相辅相成,一关独大北镇塞上,一水独寒威震边关。</p>
素有妫、儒、新州灵活多变,也能独来独往威震一边。</p>
由此可知其重要性。</p>
儒州(后世北京延庆)。</p>
儒州的重要性,已超出了州的重要性,自古以来,僭越于兵家之上的凶险之地。</p>
丢掉儒州,就等于丢掉了燕云之首。</p>
失去儒州,就等于失去战前优势、失去了全局主动。</p>
得到儒州,就等于得到了搏杀的先机。</p>
儒州关系到整个“燕云十六州”战略要隘,左右平衡,前后支撑。</p>
正可谓,博弈下可先机吞并,卫戍时亦后发先至,实是纽带上的心跳,虚无战略上的飘渺。</p>
又云,北国之春坝上,南国之俊岭下,中山之瞿雾里,独石之后雨中,晨幕朝阳叠翠,夕印残阳如血,勃发之地龙行,磐石之狙牢固。</p>
另外,妫、儒二州还是燕京门户居庸关的屏障(妫州和蔚州还是紫荆关的屏障。)</p>
总而言之,妫、儒二州的地理位置很重要。</p>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初耶律淳得知蔡仍正在云西攻城略地,立即派忠于大辽的两员老将吴庸和马人望分别驻守两州,并允许他们自行招募人马抵抗蔡仍的入侵。</p>
吴庸和马人望分别到了二州之后各招募两三万忠于大辽的忠臣义士,坚壁清野,焦土抗击,硬生生的挡住了岳飞和韩世忠的进攻,让准备东进的蔡仍在这里寸步不前,也给日落西山的大辽帝国挽回了点尊严。</p>
……</p>
北辽既有吴庸和马人望这样对大辽死忠的人,也有心思灵活为自己打算的人,比如北辽的宰相李处温。</p>
当初,赵良嗣还在辽国的时候,跟李处温的关系就不错,两人甚至曾约定共同降宋。</p>
后来,宋军北上,北辽形势糟糕至极之时,李处温就动了降宋的念头,甚至还帮着大宋劝耶律淳向大宋称蕃。</p>
可以说,李处温一开始时还是很成功的——在他的暗示下,耶律淳动了向大宋称蕃的念头,甚至连使者都派出去了。</p>
可李处温千算万算,都没有算到,大宋在这个关键时刻被萧干和耶律大石打得大败而归。</p>
因为萧干和耶律大石将宋军打败,辽军上下皆认为宋军不堪一击,所以都要求跟宋军决战到底。</p>
另外,汉臣之中,像左企弓等人,也明确表态,宁肯降蔡仍、降金,也决不降宋——他们对大宋一肚子气愤,认为大宋破坏百年盟约,出尔反尔,很不诚信,耍小心眼,关键是武力不行,根本靠不住,不足以拯救大辽。</p>
不过——</p>
李处温并没有因此就放弃降宋,他主动跟童贯联系,说要将燕京献给大宋。</p>
这使得本来想撤走的童贯和蔡攸,最终选择留在雄州再看看,然后再做计较。</p>
李处温的确是在尽心降宋(降金也行,总之,他认为北辽是不可能独存了),可他却苦于他自己手中没有任何武装,哪怕他差一点当上了兵马都元帅。</p>
这里顺便说一句,耶律淳让主张降宋的李处温当兵马都元帅,有很大可能也是希望李处温带着北辽降宋向大宋称藩。</p>
辽军现在被分成了好几块。</p>
除了在儒、妫二州驻扎和防守居庸关、紫荆关、古北口等要地的辽军,其余辽军大约分成了四部分。</p>
一部分掌握在萧干手里,主要驻扎在范村一带。</p>
一部分掌握在耶律大石手里,主要驻扎在新城与白沟河一带。</p>
一部分掌握在郭药师手里,主要驻扎在涿州一带。</p>
还有一部分就是保卫燕京的军队,本来掌握在耶律淳手里,但因为耶律淳病重,实际上掌握在萧普贤女手里。</p>
没有一点军队掌握在李处温手中。</p>
而没有武装就没有左右形势的力量,底气也就不足。</p>
李处温认为,当务之急是建立一支属于他自己的武装,以备不时之需。</p>
可建立一支武装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p>
好在——</p>
李处温手中有一笔钱,那是耶律淳交给他让他招兵买马用来抵御女真人的。</p>
李处温准备用这笔钱招募勇士,建立他自己的武装。</p>
不久,李处温便让他的儿子李奭给童贯写信,介绍一下燕京这边的情况,并信誓旦旦的说,只要一有机会,他就会联合燕京的反辽义士将燕京献给大宋。</p>
对李处温以及燕京的反辽义士,童贯和蔡攸抱有很大的希望——他们都认为,用不了多久,燕京一定会发生内变。</p>
童贯和蔡攸可不是瞎猜,他们的幕僚们早已给他们分析过,耶律淳现在面临着很大的压力,既有来自蔡仍的压力,也有来自女真人的压力,现在又加上一重来自他们大宋的压力,耶律淳一定支撑不了多久。</p>
而且,马扩也曾跟童贯和蔡攸说过,耶律淳现在重病缠身卧床不起,估计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了。</p>
所以,童贯和蔡攸最终没有离开雄州,而是在雄州坐等燕京内部事变的发生。</p>
果然!</p>
没过多久,李奭就给童贯传来消息说,耶律淳驾崩了,北辽改由萧普贤女当家,还说,要不是萧干提前带兵入城,他们已经将燕京献给大宋了。</p>
童贯和蔡攸得此消息,既大喜,又有些惋惜,他们赶紧在第一时间将这个好消息快马加鞭告诉给了赵佶,同时密切关注事情的进一步发展,也就是等李处温和燕京城中的义士献出燕京城来。</p>
可童贯和蔡攸等来等去,却等来了一个噩耗——李处温被赐死,李奭被凌迟处斩。</p>
原来——</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