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溪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3章 老而谓贼,大唐朝请郎,宁溪南,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守在殿外的窦文场躬身进来报告:“大家,汝宁又来战报了。”</p>

“哦?”李适看了一眼霍仙鸣,想了想摆摆手:“拿上来吧。”</p>

张军的战报,或者说他的上书都是直接交到皇帝手里的,除了皇帝身边的大监,任何外臣都没有权力查看,包括宰相。</p>

这是节镇的特权,也是皇帝有意为之,主要是避免中外勾结。至少在表面上避免了。</p>

接过上书,李适展开看了看,说的是已经找到并解救了颜真卿的事儿,老头完好无损还能召妓,请皇帝放心。</p>

李适看后哈哈大笑起来,一想到颜老头在张军的军营中召妓歌舞他就莫名其妙的有点开心,很想亲眼目睹一下。</p>

大臣活到七八十岁了还在为国分忧,这在古代已经是一种祥瑞了,看看贺知章老贺的待遇就知道了,退休都退的轰轰烈烈的。</p>

老贺才是真大佬,李白那个谪仙人的雅号就是他随口叫出来的,李白在他面前啥也不是,想见一面都得大费周章。</p>

这里得说一下为什么唐代盛产诗词歌赋,诗和赋在这会儿就是一种常用的正式文体,就像后世的各种报告那种。</p>

大唐的风气豪爽开放,官定文体也有很多种。</p>

像书,说,笺,信,散文是报告谏议类文书,词和歌是用来唱的,是乐,而诗和赋就是用来记事叙事,或者讲故事,当然也包含抒发情怀。</p>

大唐可以以诗赋谋官,就是写诗词歌赋来吸引大佬注意自己的才华,谋求举官。</p>

包括科举应试的文体也是以诗赋为主,散文为辅。</p>

李白到处求人递诗写赋给别人做诗,包括很多著名诗人也都是,送这个别那个的,为的就是想获得青眼被举荐为官。</p>

所以大唐的学子就有了到处递诗送诗的习惯,被送的人不一定认识诗人,但肯定是大官,或者相当有权势。</p>

而写的好的诗赋也就随着这些大人物的喜爱或者赞赏流传出来了。</p>

李白半辈子都在到处送诗写赋谋求做官,加上文采又好,所以才会有这么多诗赋流传下来。像蜀道难、乌栖曲就是送给老贺的,明堂赋、大猎赋是献给玄宗的,玉真仙人词是献给玉真公主的,其中的马屁拍的昭然若揭,简直就是直晃晃的明示。</p>

……</p>

张军特意为颜真卿的事儿上一道书,就是这事儿对李适来说是一种吉祥,寓意特别好,而且他出征就是借着老颜的事儿,这也是交任务的意思。</p>

我完成承诺了,以后的事儿就是额外的了。</p>

张军到不是贪图李适的封赏,到了他现在的地步,事实上也没什么好封赏了的,爵位到头了,官职也就差不多了,还要啥?</p>

再往上就是入朝了,拜相呗,兼个太尉。张军是绝对不会入朝的,没什么好处。</p>

但是事儿是这么个事儿,该说还是得说,得让李适心里有数。</p>

也就是我可以不要,但是你不能不知道,也不能不给。就这么个意思。</p>

在任何时代都不能免费打工讲情怀,有来有往才是长远之计。舔狗没有房子就是这么个道理。都不用说什么升米恩斗米仇,一件事情一旦成了习惯,最后的不是就全在你自己身上了,没有万一。</p>

随着张军的上书一并送来的还有颜真卿给皇帝的信。他的年纪大了,地位也到了,不需要上书,就是随意的表达,叫信。</p>

老头先是恭喜李适得到了个忠臣良将,肯定了张军对大唐的赤诚肝胆,也就是以自己的名义给张军上了道背书。</p>

然后话锋一转:“臣受困于龙兴寺,正恍惚间,忽闻寺外蹄声大作胡哨四起,四墙上便有战卒探头只喊不攻,只是瞄着寺内诸人。</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初法时代

阿兰贝尔

宅厨师

放开那只姐姐

人道之劫

十年1

极品小秀才

太凤居士

宝贝太惹火:夜少,宠上天

小凤公子

亿万甜妻:龙少,花样多!

心月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