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脸邋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03东江镇,新崇祯纪实,一脸邋遢,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事情顺利的出乎朱由检的意料。</p>
甚至于,他很严肃的考虑是不是依样画葫芦,再寻下一个边镇动手。</p>
琢磨几天还是放弃了。</p>
步子太大,会扯着蛋。</p>
连续动手,可不知道会不会出事。</p>
还是多留出一些时间,到时候自己禁军在手,别人也有时间处理首尾,也考虑清楚了,大伙和和气气的把事情解决了,多好。</p>
王在晋也松了口气,皇帝总算没再像蛮牛般横冲直撞,而且做了一个能让各方勉强接受的先例,表现出乎他的预料。</p>
有了这个方案,他甚至可以再次对蓟辽粮饷动手。</p>
同时,这对关宁军也是个机会,就看他们舍得不舍得了。</p>
不过王在晋对此并不看好,因为关宁军是直面后金,多了一个选择。</p>
其余边镇将帅也都在琢磨此事,皇帝给了一个选择,虽然很苛刻,却没有破家的风险,那么轮到自己时又该怎么选择?</p>
须知,按照这势头,清理到自己是早晚的事。</p>
------</p>
毛文龙很愤怒,出离的愤怒!</p>
为了大明朝廷他孤身深入敌后,为了牵制后金几次不惜折损兵力去攻打后金底盘。</p>
可他得到了什么回报?</p>
拿人头换粮饷?</p>
拿木材换银子?</p>
这是生意!</p>
自从看了皇帝的回信,毛文龙就明白了,在皇帝的眼里,东江镇已经成了弃子。</p>
他也明白,皇帝一旦有了足够的力量,立马就会将他一脚踢开——这还是他识趣的前提下。</p>
那么,一个很紧迫的问题就摆在面前,那就是东江镇何去何从。</p>
放弃兵权?</p>
那是想也不必想的。</p>
苦思许久,他发现,留给他的选择着实不多。</p>
抢后金地盘倒是很想,可是没那么好的牙口。</p>
抢朝鲜地盘,也还是力有不逮!</p>
别看后金阿敏只带了几万人就将朝鲜打的跪地求饶,可他有自知之明,东江镇的战力差了老远。</p>
至于投靠后金,这念头就从未在他脑中出现。</p>
环顾四周,竟然没有东江镇的容身之地!</p>
——</p>
陈继盛进来时,有那么一刹那,眼前的人仿佛陌生的很。</p>
毛文龙歪在椅子上,头发花白,看上去那么的苍老而疲惫。</p>
当年追随的那个魁梧豪迈的大汉已经不见了踪影。</p>
“大帅。”他打了个招呼,心里却叹了口气,岁月无情啊!</p>
“哦,继盛,过来坐。”毛文龙坐正了身子,多了几分当年的形象。</p>
“大帅有什么心事?”</p>
“事关东江镇的前途,你先看看这个。”毛文龙随手将皇帝的信推了过去。</p>
“过分了。”陈继盛看完简单的说了一句。</p>
一边是在道义上要效忠的皇帝,一边是他一直追随的大帅,他不知道该如何评说。</p>
“见过大帅。”</p>
随着声音,毛承禄、毛有诗、毛有杰先后进来见礼。</p>
“都坐。”</p>
毛文龙将事情简单的说了一遍。</p>
“大帅,如果皇帝逼迫太甚,孩儿觉得不如干脆投了那边。”毛承禄目露凶光,指了指西北边。</p>
“荒谬!”陈继盛嗤之以鼻:“且不说国家大义,那边是那么好投的?没见刘兴祚身为副将,又是老奴女婿,还不是急于投明?”</p>
毛承禄登时无言。</p>
刘兴祚,最早投靠后金的一批人之一,靠着才干步步高升,无奈后金对汉人从骨子里就不信任,种种因素之下,刘兴祚感觉到了危险,因此积极的与大明联系准备叛逃回来。</p>
随着袁可立的离去,与刘兴祚联系之事一直是毛文龙在做,他自然知晓。</p>
“那你说怎么办?”</p>
“事不可为时,大不了解甲归田罢了。”陈继盛道。</p>
对陈继盛的说辞,毛文龙有些失望,不过却没有出声。</p>
“大帅,如果出售木材等货物能够支持大军呢?”毛有杰忽然道。</p>
“可能吗?”毛文龙眼前仿佛闪过一条新的道路。</p>
“如果能做大生意,再安排一些老弱屯田,末将觉得应该能。”</p>
“继续说。”</p>
毛有杰娓娓道来。</p>
东江镇十几万人以前是没有出路,只能用军饷养着。</p>
现在可以少部分占些朝鲜的地方屯田,减少对朝廷粮食的依赖。当然,这至少需要几年才能见效。</p>
一部分就按皇帝的意思去砍木头,顺便挖药材与狩猎,只要朝廷不限制贸易就不愁销路。</p>
朝鲜与辽东一样,都是多山的地形,山上林木资源多的是,以松木柞木为主。</p>
直径一尺半长度一丈半的松木就能卖1两6钱银子,柞木更贵一些。</p>
每年三四月开始砍伐,晾晒一个夏季,秋冬顺流而下,再装上海船运到登州。</p>
如果派出几万人砍伐,每年怎么也能砍10万20万根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