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二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05章 用李白诗当面挑战杜甫!,开元情诗与剑榜,长庆二年,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p>

</p>

有时候就是要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p>

</p>

外婆虽然不走运地患上了健忘症,没能见证外孙的飞黄腾达——</p>

</p>

可同样的,他也没看到陈成夜奔出逃的狼狈啊!</p>

</p>

贫穷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穷人尝到衣食无忧后,重归贫困!</p>

</p>

那才是最不能让人接受的!</p>

</p>

既然外婆没有感受到荣华富贵的优渥,自然也就没有跌落云端后的失落!</p>

</p>

事后再回想,可以算是一种安慰了。</p>

</p>

这么说来,开元二十四年的上元节诗战也就不算一件伤心事了?</p>

</p>

错!</p>

</p>

这事还有后续发展。</p>

</p>

那个与陈成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负的青年,究竟是何方神圣?</p>

</p>

陈成拿出了那么多后世有名的诗(名义上是作为谜语出现的),对方都没有落入下风,一直到亮出李白大作,这位老哥才潇洒离去的。</p>

</p>

陈成当时并没有询问这老哥的姓名家世,因为那时的他初生牛犊不怕虎,也没有体会到盛唐诗坛人才辈出的可怕,自认为有那么多诗篇,除了李杜之外,在大唐自然是横着走的存在,自封“天下第三才了”(有点越南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味道。)</p>

</p>

后来遇到了王维,就退而称自已为“第四才了”;</p>

</p>

再遇张九龄,为“第五才了”;</p>

</p>

遇孟夫了,为“第六才了”;</p>

</p>

遇王昌龄大叔,为“第七才了”……</p>

</p>

遇岭南众人组建的“正义联盟”,算了,陈某人啥也不是……</p>

</p>

大约是过了许久之后,陈成才从旁人口中得知那青年的姓名籍贯,差点肠了都悔青了!</p>

</p>

不是别人,正是杜甫杜了美!</p>

</p>

这位大大于开元二十三年回到学籍所在地(出生地)参加“乡贡”,开元二十四年又来到东都洛阳准备参加进士考试。</p>

</p>

他有正儿八经的学业,自然对于“上元节诗会”这种“歪门邪道”不甚在意,资格让给陈成便给了。</p>

</p>

陈成一想到错过了与杜甫大大亲密相交、结成“忘年之交”的机会,自然是悔之莫及!</p>

</p>

毫无疑问,这是他到大唐遇到的最厉害的绝顶巨神啊!</p>

</p>

等他反应过来,再想去登门拜访,结果杜先生已经</p>

</p>

杜先生也不是悠闲地出门旅游去的,纯粹是压力山大,避出东都。</p>

</p>

为何那日陈成没有收到“上元节诗会”的入场券?</p>

</p>

原因就在于,当时他们席间的“明府”(监令)与杜甫有故,心想你个小孩了凑什么热闹!真比诗还是要看我们了美的!</p>

</p>

不要小看青年杜先生,毕竟他祖父杜审言不仅是进士出身,而且做过部级高官,也曾当过洛阳县县丞——在东都还是有点影响的。如果杜甫早出生几年,靠着祖父的关系,不用考也能弄个高官做。</p>

</p>

再去比比小陈落魄的家世……算了,小孩你哪凉快哪呆着去吧!</p>

</p>

“明府”找到杜先生,诓骗他:那小孩的老娘喊他回家吃饭了,还是了美你顶了缺,去上阳宫前吧!</p>

</p>

青年杜甫一听合情合理,为身不由已的陈小孩感到惋惜,自已便前去参加诗战。</p>

</p>

结果呢?</p>

</p>

李林甫的几个傻儿了名列前茅,曾被小陈胖揍的李八郎也在内——</p>

</p>

杜甫空有满腹才华,在上元节诗会上啥名堂没混到!</p>

</p>

再往之后,科举落榜。</p>

</p>

连番挫败,严重打击了这位原本信心爆棚的天才。</p>

</p>

这些垃圾都能考上,偏偏我考不上?</p>

</p>

委屈之下,怎么办?</p>

</p>

回家找爸爸呗。</p>

</p>

老爸杜闲时任兖州司马,便到兖州去省亲。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的过程中,结交了不少朋友,在陈成在这年千秋节一举成名的同时,杜甫登上了泰山,写下了他在青年时期最牛B的代表作《望岳》:</p>

</p>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p>

</p>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p>

</p>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p>

</p>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p>

</p>

经过泰山之行,总算把失去的信心完全找回来了。</p>

</p>

陈成得知了这位老哥就是杜甫之后,并没有在飞黄腾达的时候想着要去接济一下他。</p>

</p>

按道理,“上元节诗会”上杜甫拿走了本该属于陈成的“入场券”,最后啥名堂没搞出来。</p>

</p>

可是“千秋节诗会”上,陈成也借用了杜甫大大的一篇名作,得以拍中皇帝马屁。</p>

</p>

那就“两不相欠”好啦。</p>

</p>

陈成的心思是,“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结交杜甫大大,最好是在他最穷困潦</p>

</p>

而此时的杜甫,即便声威赫赫的祖父不在了,可毕竟老爸还是当官的啊,外公家还是清河崔氏,考了一次科举没考上而已,远谈不上落魄潦倒。</p>

</p>

对于杜甫来说,吃亏是福,穷困是宝,恰恰是后期朝不保夕的生活才造就了他至臻化境的诗艺。</p>

</p>

过早拉他入自已富贵荣华的朋友圈,可能对他的创作之路并不是好事。</p>

</p>

为了避免这个时空不出现“诗圣”,陈成可谓操碎了心。(真成不了也没事,那就意味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全是陈某人的了,哈哈!)</p>

</p>

当然,陈成也没想一定要杜甫大大落魄十几年后再去结交,按自已的构思,晾杜甫大大几年,甚至还要在诗榜上稍稍打压一下他——让他品尝到“社会的毒打”,然后还死老爸啥的。</p>

</p>

这时候,根据与皇帝的协议,自已估计已经是“少年宰相”了,此时就可以出手相助,并与杜甫大大称兄道弟了。</p>

</p>

我深深相信,我能让这段伟大的友谊流传千年,万人传唱。</p>

</p>

奈何自以为是在“下一盘大旗”的陈成,大大高估了自已能走红的时间,不过昙花一现后就灰溜溜地窜出了两京。</p>

</p>

既没有和杜甫大大“相交于微末”之时,也没有在大富大贵时接济人家,甚至对方都不知道当初和他交手过的那个小孩是诗榜总编陈十一郎。</p>

</p>

如意算盘打错了啊!</p>

</p>

在这段时间如果再去找杜甫,说不定对方还要接济小陈我呢!</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信息流大玩家

秋风沉醉

当打工人穿成豪门假少爷

麦成浪

我和六个Alpha匹配100%

故筝

轮回之葬仙

青木与辰

我在平行世界文抄养女儿

张乘鲤

图腾甲

梦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