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小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八章 进宫赴宴 又生矛盾,逆天改命:倾国毒妃,左小眸,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得到了周氏应允的舒芳茵又坚持着往她院子里跑了几次,直到周氏以身体不适为由让她先行回院子休息之后才作罢,倒是也将这戏做了个全套。</p></p>
<p>“嬷嬷,你说我要穿什么进宫赴宴才好呢?”得了空闲的舒芳茵这几日就为了下元节做准备。</p></p>
<p>“姑娘,下元节本是祭祀祈福的大日子,老奴认为还是不宜穿的太过显眼为好。”人老成精,田嬷嬷毕竟是看多了一些事,此刻正一心为了舒芳茵着想。</p></p>
<p>“嬷嬷怕是有所不知,今年的下元节虽说还是要祭天祈福,但是宫里传了消息,要趁此机会相看年龄合适的女子,说是要为宫里办喜事准备的。”舒芳茵止不住一脸的喜色:“我想了想,老皇帝如今已有六十有余,下面几位皇子均已成年,这成年的皇子之中,除了太子已经大婚和五皇子订了亲之外,二皇子,六皇子皆未大婚,怕是要为这两人准备着的。”</p></p>
<p>田嬷嬷听完之后若有所思,她总觉得在哪里有些不对:“姑娘这般是准备?”</p></p>
<p>“嬷嬷,我出身本就不高,虽说借了父亲定国侯的东风能一同进宫赴宴,也不过是我苦心经营换来的,嬷嬷,这以后能一次见到这么多达官贵人的机会怕是一次少过一次,我实在不愿放弃这大好的机会啊。”舒芳茵说的可怜,倒是让田嬷嬷也有些不忍。</p></p>
<p>“既然姑娘主意已定,那老奴也没什么可说的,惟愿姑娘心想事成。”田嬷嬷福了福身子。</p></p>
<p>有了田嬷嬷的支持,舒芳茵做起事来更是得心应手,而舒蔓茵这边倒是没什么动静,仍旧是去祖母院子里送些花样点心,要么就是教几个丫头绣活,闲来无事了,还带着几个丫头在院子里玩起了投壶的游戏,倒是过得逍遥自在。</p></p>
<p>这日她又给老夫人去送自己做的杏仁佛手和栗子糕的时候,老夫人却突然问道:“蔓丫头啊,我听说你娘同意将二丫头带着一道去赴宫里的宴会啦?”</p></p>
<p>“是啊祖母,妹妹对皇宫很是向往,缠着母亲好多日,母亲想着祭祀祈福也出不得乱子,便同意了,再者皇后娘娘是让将正三品以上的官员,夫人及家中适龄的女子都带上,想必也人也是多的很。”</p></p>
<p>“你这丫头心思这般单纯,就怕你是这般想,万一遇上个有坏心思的人,你无处可逃。”老夫人不愧是经历过风雨的,虽说是年纪大了,可脑子清醒得很,眼睛也甚是毒辣。</p></p>
<p>“不过你们既然做了主,我也不多说什么,只是我舒家唯独你们两个丫头,虽说我和你爹娘不想将你们当成往上爬的梯子,却也是希望你们过得自由快乐,皇宫那个地方水深得很,一入宫墙深似海,你可懂?”老夫人抓着舒蔓茵的手说的严肃,她就怕这个丫头会被公里的富贵迷了眼,她这么大年纪自是明白,这皇宫可不是一个好去处。</p></p>
<p>“祖母放心,孙女省的。”舒蔓茵看着祖母的眼睛说道。</p></p>
<p>老夫人见她眼里的郑重,不由也稍稍放了心,心知肚明这个嫡亲的孙女是个看得清,让人放得了心的:“不管怎么样,出去了总归是咱们舒府的,你也是呀多照应一下才是。”老夫人这话说的很是有深意,她虽说不喜舒芳茵,但是毕竟是舒府的人,代表着舒府,要是真的出了什么大事,也是给舒府蒙羞,因此只能和舒蔓茵说说。</p></p>
<p>“祭天祈福乃是大事,孙女自会照看着妹妹。”舒蔓茵虽说有些不愿,也想看舒芳茵的笑话,但是大的事情可不能出,一旦出事,不仅仅舒芳茵的小命难保,怕是整个舒府也会受到牵连,所以就算是为了舒府,为了爹娘和祖母,她也会尽量看着舒芳茵的。</p></p>
<p>转眼便到了要去赴宴的前一日,这一日舒芳茵忙着让下人给自己的衣服熏香,力求步步生莲,暗香盈袖。</p></p>
<p>“小姐,明日你要赴宴,要穿哪套衣服啊?”紫草有些搞不懂这些。</p></p>
<p>“就那套青竹色的吧。”躺在贵妃椅上正看着话本子的舒蔓茵随口应道。</p></p>
<p>“小姐,这套会不会太素色了?”丁香看到衣服有些不满意,小姐去宫里赴宴,必定是要穿的美美的才行啊。</p></p>
<p>“就那套吧,我是去祈福的,又不是去选妃的,穿的那么艳丽做什么。”舒蔓茵还有一句话没说,就是因为要去宫里才最要穿的素色一点,这次的宫宴可不是那么好吃的,虽说连娘都以为只是皇上开恩让带家眷去宫里赴宴,她这个重活一世的人可是清楚地知道上面的人在打什么主意。</p></p>
<p>听舒蔓茵这么讲了,丁香笑了笑:“也是,小姐穿什么都美。”</p></p>
<p>“今日早些用餐,用了晚膳之后让厨房的人多准备些影糕和豆泥骨朵,明日要食用的,还有福余果子给前来讨要的孩子们。”这福余果子也是下元节必吃的,不过现在有很多穷苦人家的孩子都吃不起这福余果子,所以每年舒府都会多做一些,也只有这一天,那天乞讨的穷苦人家的孩子才敢上门讨要福余果子,这也是为各府人家积福消灾的。</p></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