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剑山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尔衮,明末求生记,名剑山庄,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尔衮</p>
北京城。</p>
而今的北京城中,多了不知道多少骚腥味。</p>
整个内城的人,被全部赶了出去。内城被八旗抢先征用了,几乎数十百姓被迁居城外,也没有什么补偿。</p>
似乎是因为去年,天花蔓延比较猖狂。故此,旗人以为与汉人接触,有传染天花的危险,故此内城禁止汉人进入,后来这个禁令才慢慢的松懈了。</p>
夺民产之事,北京内城几十万间房子,还是小事。真正的大事是圈地。</p>
多尔衮安抚八旗子弟,停了八旗子弟的口粮,每一个人分发四十二亩地,这就是所谓旗地。这还是清廷下层旗人,满清八旗权贵的胃口更大。北京连遭战乱,很多田地荒芜,土地倒也不是什么问题。</p>
但是人却成了问题。</p>
有了田,也有人来耕种。</p>
于是乎,清廷权贵决定一步到位,直接在地图上划界,所划之处,土地连同上面的百姓,都在自己还不知道的情况之下,成为了别人的奴才,这又激起了反抗。</p>
这就是有名的圈地令,延续这个政令。百姓纷纷逃亡,没有人愿意当别人的奴才。面对这个局面,又发布了逃人法。凡是逃人皆斩,乃至收留逃人的,也连坐。</p>
以至于北方,连一个乞丐都不敢收留。不敢施舍东西。原因无他,就是唯恐牵连到自己。满门被杀的不要太多。</p>
当然这是后话,现在圈地令才刚刚开始。</p>
不要看,多铎,与阿济格两路进攻,大破李自成。但是真正支撑起满清北京政权的不是别人,而是多尔衮。</p>
多尔衮一手撑起了满清北京政权。</p>
一边主持了,西征与南征,这个南征,并非进攻江南,而是进攻山东。</p>
山东的平定,比起其他各处要容易的多。</p>
首先,山东是大顺的薄弱环节。李自成仅仅派偏师经略山东,在李自成如日中天的时候,山东的投降也是自然而然的,但是李自成败退之后,山东士绅自然不愿意为李自成陪葬。</p>
于是乎,纷纷起事。</p>
一时间山东凌乱之极。什么人都有,有忠于李自成的将领继续坚持,有高举大明旗帜的,所谓大明济王。甚至在淮安的高杰也派人北上插了一手。</p>
多尔衮面对这样的局面,就派出多铎南下,多铎刚刚到了山东,随即怀庆告急,转向向西了。</p>
但是即便如此山东也是粗定了。</p>
山东士绅在满清</p>
与义军之中,做选择题的时候,选择了满清。</p>
当然了,山东士绅的投降,并不代表着山东人反抗的结束,整个北方的平定。蔓延到了十几年之后。所以山东虽然大致控制在清廷的手中,其实地方都有高举义旗。</p>
只是清军主力南下,一时间无法顾忌到山东。</p>
而山东的情况,并不是仅仅是山东的情况,而是整个北方的情况大抵都是这样的。</p>
即便是多尔衮坐镇北京的时候,与北京不远的保定,天津也民乱纷纷。</p>
这样的情况,也动摇了满清上层很多人统治中国的信心。</p>
其实在这个时候,多尔衮也发过一次剃发令。但是剃发令一下,北方一副风雨飘摇之态,多尔衮不得不捏着鼻子将剃发令收回来,发了一封诏书,大意是,北京刚刚安定,剃发以别顺逆,但是现在大家投诚之心甚坚,就不用这样做了。</p>
当然了,多尔衮也就这一件事情记在心上了。</p>
面对北方风雨飘摇的局面,多尔衮做了两手准备。一手准备是安抚各地明军降将,几乎允许这些将领在地方割据,不触动他们的利益。最明显的就是大同姜镶了。</p>
他是明朝大同总兵,后来投降李自成,仍然在大同立足,后来又投降满清,又在大同立足。</p>
几乎上就是割据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