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如意.CS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三十六章 考试与隐患,盛世太子李承乾,易如意.CS,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世民把头转向一边不理他,其他大臣则在心里哀叹,这到底造什么孽啊!太子如此跟皇帝说话……</p>
“儿臣年前已经让修了考场,就在东宫左春坊,有三千个单独考室,每个人只能坐在自己的小考室里,整个考试期间会人兵丁巡场。</p>
考生进场前会有搜检看是否挟带什么,考完试儿臣会按排人把试卷上的姓名籍贯糊封起来,让人看不出是谁是卷子。”李承乾说到这儿,坐在下面的众臣都不觉得倒吸一口凉气,感叹李承乾这也太严了吧,不是他们有多笨,只是他没有见识过这么做事的,糊封到宋朝才开始这里提前三百多年呢。</p>
李承乾不理他们,继续道:“卷子糊封好后交给东宫的文吏誊抄,一个文吏誊抄的卷子交给别的文吏进行较对,较对无误交给考官阅卷。</p>
儿臣准备找十几个考官进行阅卷,考官看中的卷子交给主考审阅。</p>
在主考审卷时,把没有被选中的卷子打乱重新分给各考官重阅,看有没有漏掉的贤才。</p>
若是考官再发现有答的好的卷了,也可以交给主考审阅。</p>
所有考官和主考为了不让他们被外界收买,儿臣会在下令当天让他们立即进考场,不到阅卷结束是不会让他他出来的。</p>
只要开考不管什么人出于什么原因只要出了考场,就再也不能进去。”</p>
李承乾说到这停下来,看一眼大殿里的群臣,看见包括两府宰相在内的大臣都听傻了,以他们的见识就认为这已经是绝对的公平了。</p>
回头看见李世民的脸已经黑的如同锅底一样了,心里暗道我都把后人的智慧都借鉴过来,你还黑着脸干什么?</p>
心里不爽,面上却淡淡地问道:“不知父皇觉得儿臣这一套考试方法可还算公平?”</p>
李世民闻言复杂地看着李承乾,意味深长地道:“承乾你很聪明,但是君王的聪明不能都用在算计人上。”</p>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让他想起了隋炀帝,长孙无忌曾跟他说过李承乾身上有隋炀帝的影子,当时李泰刚反正是他和李承乾关系最好的时候,所以他认为李承乾比隋炀帝仁慈,但是现在……</p>
对历史稍微了解一点人都知道汉承秦制,唐承隋制,但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还有他手下的一大帮公卿们学问并不高,而且当时是儒家最没落的时候,所以汉朝继承了秦朝很多律法,比如肉刑就是汉文帝时才废除的。</p>
唐朝虽然也继承隋朝的政治体制,但是因为唐朝李世民非常向往儒家,所以唐的根本的治国思想与隋朝的不同,隋朝是以法家思想治国,而唐朝是以儒道治国。</p>
贞观二年李世民下旨把周公移出文庙只祭祀孔子,这当主要是因为周公没有夺他侄子成王的江山,而李世民却……</p>
这是唐以后儒家昌盛的根基所在,反而跟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关系不大。</p>
隋文帝和隋炀帝在李世民眼里那都是刻薄寡恩,残暴不仁的人,隋朝失去江山就是因为隋文帝刻薄寡恩,隋炀帝残暴不仁。</p>
所以李世民此时面对李承乾的心思非常复杂。</p>
“太子殿下既然早有成算想来也不是故意忤逆陛下的,况且这一套一考试之法若是行之有效,却也可以保证公平。”马周听完李承乾说的很是欣赏李承乾的这一套方法,所以出言缓和气氛。</p>
李世民这会已经没有心思跟李承乾置气了,他要考虑李承乾还适不适继承大统。</p>
半晌李世民无力地摆摆手道:“你们都退下吧。”</p>
李承乾以为自己的一套考试方法把李世民打击到了,所以就高高兴兴地退出了两仪殿。</p>
(https://www.yqwxw.cc/html/117/117184/438648483.html)</p>
www.yqwxw.cc。m.yqwxw.cc</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