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烟屁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5章 又死了一个,三国第一保镖,最后的烟屁股,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长安,摄政王府。</p>
刘成看着徐荣派人加急送来的战报,战报中描述了与吕布交战并俘虏他的大致经过,最后还交代吕布被俘后试图逃走,不得已杀了吕布。</p>
“诸位都看看吧!”刘成把战报交给旁边的文吏。</p>
文吏接过战报先交给了荀彧,荀彧很快看完,又把它交给旁边的荀攸,荀攸看完递给李儒。</p>
过了不多久,战报在堂下众人手中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刘成的手里。</p>
刘成问道:“如今吕布已死,徐州无主,徐荣已率大军扑向下邳,唯一可虑就是宋宪和魏续手里还有两万人马,他们已经击败了刘备,刘备带着残兵败将又去投靠曹操了,这曹操对徐州垂涎已久,只怕会与刘备结盟一起攻打徐州,现在就看他们谁先拿下下邳!诸位怎么看这事?”</p>
李儒站出来拱手道:“主公,属下以为可以让徐荣招降魏续和宋宪,他们就算与刘备大战一场损失了一些兵力,至少也还有一万五千人,若是再加上徐荣的兵马,也有三万多人,有足够的资格跟曹操对着干了!”</p>
陈纪站出来说道:“老臣从这份战报中看到徐将军因担心吕布逃跑而处决了他,这让老臣很疑惑,他既然能擒获吕布,还担心他逃走?问题不是这个,而是他既然已经擒获了吕布,为何不先上报朝廷,而是不通报就擅自做主杀了吕布呢?吕布好歹也是一方诸侯,要杀他也应该由朝廷颁布诏令明正典刑!”</p>
陈纪考虑的也不能说是错的,他也是在维护朝廷的权威,偏偏这吕布就是一个烫手的山芋,若押解到长安,朝廷为了让吕布做个典型,必然不能杀他,还要给他官做,这样可以让其他诸侯看看,放下地方兵权照样可以混得好,可是若是杀了吕布,其他诸侯必有兔死狐悲之感,还不跟朝廷死磕到底?</p>
朝臣官员们都互相看了看,脸上都有一些无奈,虽然大家都知道陈纪说得没错,难道徐荣做的就有错?徐荣肯定知道朝廷不好处置吕布,留着吕布,甚至恢复他的自由都会遗祸无穷,所有自己替朝廷把吕布处决了,这是不让朝廷为难,只称吕布是要逃脱,所以才处死他。</p>
刘成问道:“荀彧,这事你怎么看?”</p>
荀彧站出来拱手道:“总体上来说留下吕布要比杀了他对朝廷平定天下更有益处,不过吕布这个人太难控制,一个不好被其反噬就麻烦大了!主公,咱们并不缺时间,咱们现在缺的是耐心,饭要一口一口吃,咱们宁肯放慢脚步,也不能留下无法控制的祸患,徐荣杀了吕布正好替朝廷解决了这个难题!”</p>
陈纪道:“可是他擅自处置俘虏又怎么说?而且这个俘虏还是吕布,如果朝廷对此视而不见,日后其他将军在外岂不是更加肆无忌惮?这个口子不能开啊,如果开了,以后想收就难了!”</p>
荀彧道:“这个好办,朝廷颁布戒书进行严厉的申饬,警告其若再犯必将严惩不怠!主公,微臣听说袁绍把手下大将麴义给杀了,这人在对公孙瓒的作战中屡次大胜,战功卓著,有人向袁绍告密说麴义恃功而骄恣,袁绍便下令把他杀了!”</p>
刘成目光闪烁,问道:“荀彧,你说袁绍杀麴义故事到底想表达什么?”</p>
荀彧道:“主公,恃功而骄恣就该死吗?自古以来有才能的人谁不自视甚高?谁不是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这是有才之人的通病!袁绍就因为这个原因把麴义给杀了?那么他这个主公也太不能容人了吧?以属下看来,这是有人在故意贬低袁绍,麴义之死,应该是袁绍忌惮他功高盖主所以杀之!不过以属下看来,袁绍此人也的确缺乏一点胸怀,他的死对头公孙瓒还活得好好的,他就把自己的一条得力的臂膀给砍了,这只怕不是明智之举!”</p>
刘成笑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担心本王也像袁绍一下自废武功?本王还没有那么傻,徐荣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本王还是清楚的,他是最早跟随本王的大将,如果连这点信任都没有,本王还凭什么坐在这王位上?行了,这事就按照你刚才说的办吧!”</p>
“是!”</p>
“对了,袁绍跟公孙瓒的战事进行得如何了?”刘成又问道。</p>
贾诩站出来拱手道:“主公,得到的最新消息显示袁绍已经攻破了界桥,公孙瓒龟缩在易京城内不出,袁绍派兵猛攻月余不下,目前双方正在僵持,但易京城内士气低落!”</p>
贾诩的话刚刚说完,一个小吏快速走进来交给贾诩一个书信,贾诩打开一看,又对刘成拱手道:“主公,刚刚送来的消息,公孙瓒自知无法抵挡袁绍的进攻,派了儿子公孙续前往赵云将军处求救,目前赵将军已率军两万出兵救援,具体战况如何还没有消息传来!”</p>
有人出声道:“没有朝廷允许,赵将军怎能擅自出兵?”</p>
众朝臣和官吏面面相觑。</p>
有人反驳:“岂不闻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常山郡距离长安有千里之遥,消息一来一回就要好几天,等到他收到朝廷的回复只怕黄花菜都凉了!”</p>
“话是这么说,可公孙瓒是不尊朝廷的诸侯,他若向朝廷求援,朝廷要不要出兵都还要计较一番,赵将军却擅自出兵,这似乎不妥吧?”</p>
朝臣官员们对这个问题开始争论不休,有人指责赵云越权,有人则说公孙瓒毕竟是朝廷任命的镇北将军,他向赵云求援实际上也是有意向朝廷靠拢,如果朝廷不予理睬,岂不令人寒心?</p>
刘成知道,朝臣们争论的原因无非就是是否要对边将的权力进行限制的问题,到底应该对他们放权还是应该束缚住他们的手脚?</p>
刘成看向荀攸,问道:“公达,你说说你的看法!”</p>
荀攸站出来说道:“主公,在这件事情上,属下以为赵将军做的是对的,他的做法是对朝廷有利的。各位同僚争论的焦点无非就是说边将们的权力太大,是否要加以限制。属下以为这种事情不能做出明确而又详细的规定,一旦有了明确而又详细的规定,这本身就是对朝廷自身的一种制约,边塞外面的形势瞬息万变,朝廷远在千里之外又如何知道具体的情形?有些时候只能靠边镇大将自行判断,由他们自行做出决定,只要对朝廷有利,就不应该追究,还应鼓励,若是对朝廷非但没有利益,反而有害,就要进行追责!”</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