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我这么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三章 赵秋的反应(第二更),始皇系统之召唤三国,像我这么帅,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地道战的产生,在中国古代早有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p>
墨翟在《墨子·备穴》中就有开凿地道进行攻防作战的明确记载,说:如果敌军开凿地道攻城,守军也应径直迎敌,针对敌穴方向开凿地道,以穴攻穴,把敌军消灭在地下。还详细说:为了及时了解敌穴情况,每个井**派狗执勤,以“审之穴之所在,凿穴以迎之”。</p>
墨子时代虽然还不能科学地测定狗的信息功能究竟有多强,但知道其视、听、嗅觉等能力比人强得多,因此,在进行地道作战时,便用狗担当起巡逻、警戒的任务。</p>
《墨子·备穴》里说:如果地道相通,“独顺,得来往其中”,既用狗在地道进行巡逻;还在各个“穴垒之中备一狗,狗吠即有人也”。</p>
道战源于战国时期,但此后长期停滞,到了三国时期才又有了新的发展。</p>
从公元198年到公元258年的60年间,使用地道作战有文字记载的就达9次之多:</p>
公元198年曹操与张绣安众之战;199年袁绍与公孙瓒的易京之战;200年袁绍与曹操的官渡之战;204年曹操与袁尚的邺城之战;219年徐晃与关羽的樊城之战;223年曹真与朱然的江渡之战;228年诸葛亮与郝昭的陈仓之战;238年司马懿与公孙渊的襄平之战;258年邓艾与姜维的祁峪之战。</p>
这些战役中,都有地道战的出现。</p>
古人很聪明,为了防止敌军使用地道攻城,他们还会在地下埋入一个水缸,裹上牛皮,然后派专人监听。</p>
因为挖地道的时候,会有震动传出,这种震动隔得太远其实是听不清楚、也感受不到的。埋一个水缸,就相当于是把水缸当做扩音器,只要靠近一定范围,就能清楚的听到地下的声响。</p>
但是,混乱大陆还没有出现过地道战的先例,吴军也不会想到嬴政会用挖地道的方式攻入城去,这一点倒是不必担心。</p>
郭嘉之前没有想到挖地道的办法,并不是说他笨,不如嬴政聪明。</p>
而是时间太短,大军刚刚来到玉岩关之下,各种方法想尽了都没有一个万全之策,别说万全了,就连一条稍微合理一点,成功率高一点的都没有。</p>
因此,不免有些心烦意乱,短时间内没想到是正常的。</p>
但嬴政不同,他拥有着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和眼光,对于天地并没有太多的敬畏之心。上天入地在现代人的眼中其实并不是什么难事,思维局限没有古人那么大,要灵活许多。</p>
所以,他才会说出那句“既然正面、侧面都不行,那就从天上或者地下进去”的话。</p>
其实嬴政最开始是想用空袭战术的,滑翔翼、飞行衣这种东西他玩过很多次,很刺激、也很好用。</p>
但是可惜,玉岩关旁边的悬崖虽然高,可是距离玉岩关太近了。</p>
不管是滑翔翼还是飞行衣,都不能垂直下降,那是找死!只能是用滑翔的方式靠近目标点,这样才安全。</p>
而且就算做出了滑翔翼、飞行衣,要让士兵们习惯也非常麻烦,耗时可能更久,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风险太大了。</p>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从天上飞进去,又能飞几个?三千、五千还是一万?</p>
玉岩关之中可是有着足足二十万大军!!</p>
所以,在看过悬崖和玉岩关的距离之后,嬴政就杜绝了这种想法。</p>
因为距离太近,滑翔翼和飞行衣都没用,空投火油烧城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隔着几百米的高空抛东西,落地之后都不知道到哪儿去了!</p>
中军帐很大,足有四五百平米,容纳千人不成问题。</p>
经过精密的计算之后,嬴政才开始让高顺、赵云从陷阵营、白马义从找来的人开始挖。</p>
混乱大陆灵气充足,是为中武世界,人们的身体素质都比地球人要好得多,没病没灾可以活过百岁。</p>
这些人又都是秦军之中精锐中的精锐,王牌军团,而且还都是佼佼者,一个个力气大、也聪明,嬴政指挥起来很轻松。</p>
为了贯彻保密的纲要,嬴政命盘龙戟卫在中军帐周围围成了一圈,三万人三班倒,时刻警惕不让任何人靠近,吃饭睡觉都尽量能将就的就将就,不能将就也要将就!</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