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059 那片土地上,不许再有人据地建国,唐末大军阀,云霄野,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只不过南诏故地诸僰各蛮眼下虽各自为政,倘若日后再有哪一方首领效法蒙舍诏皮罗阁一统六诏,称雄于滇地,也未尝不会如南诏侵袭前朝唐室那般,伺机劫掳抢掠,而为祸蜀地是以又要如何招抚安置滇地各支部族,而消弭隐患,也须好生斟酌才是”
汴京内朝,御书房内。祖上本是波斯出身,可先前世代居于巴蜀地界的通议大夫李珣正向李天衢禀说着。他与李玹、李舜弦三兄妹的祖上先人,转迁至川渝梓州地界,期间正好经历唐朝与南诏国爆发的几次国战。
而当时的南诏军两陷安南,一入黔中,四犯西川,甚至还曾攻破成都外城,掳走数万黎民所以对于巴蜀百姓而言,当年遭受南诏国的威胁祸害,他们的祖辈父辈可都有着切身的体会。
不过说来也怪,唐朝末期虽然国力急转直下,而南诏国也已不复当初天宝年间歼灭十余万唐军的战力。意欲趁火打劫,却被当时接任剑南西川节度使的高骈按在地上狠狠摩擦,杀得南诏屡覆众、国耗虚,而只得遣质乞和,发誓不敢寇边;
而后大长和国取代南诏,便又动了入侵巴蜀的心思可是蜀帝王建虽然对上朱温、李克用相对处于下风,通常只能采取守势,却又从来没有把西南面那处割据势力放在眼里,他尚还官居西川节度使之时,便放话称“南诏小夷,不足辱诏书。臣在西南,彼必不敢犯塞”结果机缘巧合,又多出了杨师厚这个当世名将南下征讨,那大长和国也就只有覆灭败亡的份。
所以就目前的形势而言,先前处于南诏国治下的诸族各部,也正值对于中原王朝最为惧怕的时候。毕竟这些年来,先后经历高骈、王建、杨师厚的惨痛教训,西南诸僰当真是被杀破了胆,不到万不得已,也决计不敢反抗魏朝。
但是李天衢也很清楚,现在栖息繁衍于后世云南省地界的各支民族、部落,目前而言普遍对于中原王朝没有什么归属感毕竟当年他们都是南诏国的臣民,与唐朝尽皆亡国前夕,还曾爆发过惨烈的战争,彼此关系也实在说不上如何融洽
其中以段思平为例,他的六世祖段俭魏,正是在天宝年间领兵大破唐军,歼敌三四万人,而被推崇为南诏元勋功臣而其他部族首领,祖上先人也没少与中原王朝厮杀交战。所以现在他们就算处于弱势,明面上只能表态愿意臣服于魏朝,可是李天衢深知如果直接将南诏旧时疆域直接划入朝廷直辖统治,很多部族敢怒不敢言,那么以后恃其险远,云南地界想必也不会安宁
而李珣提醒李天衢,用意也十分明显如今趁着杨师厚坐镇滇地,诸僰各部起码明面上愿向魏朝表示臣服,那么又当如何分封招抚,以尽量降低西南诸族生乱复叛的可能?
“按成都那边转呈来的奏书,滇地各部落首领联名上表愿为臣属,而归附天朝,永无离贰呵呵,当年南诏第六代国主异牟寻不也曾奏请唐朝,请复赐爵命,与中原使臣缔结盟誓,而表称子子孙孙永为唐臣?可后来南诏国反目毁约,不还是派兵入寇巴蜀,屡次进犯唐廷疆土?”
思忖片刻后,李天衢忽的冷笑一声,旋即又长声念道:
“旧时南诏治下的诸僰首领虽上表称臣,可仍要求在于当地自主自治,倒也未尝不可只不过在滇地所设羁縻州府,规矩也要做些改动,也务必要杜绝日后再有哪支部族的首领一统诸蛮,而割地称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