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7章 筹谋毁于一夕,鸿渐于陆,慕笛,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方圆千亩的雁塔广场,铺满了平整的白石,一望无垠。</p>
燕军来了又去,长安城破损良多。但这座古寺却得以保全,不知是当年那几位占据长安的燕军将领偶发善心,还是古寺自有佛法庇佑。</p>
此刻,在夕阳的余晖之下,身着锦缎千佛袈裟的僧人正站在雁塔前的石阶顶端,手持经卷,口若悬河地为下方近万名信徒讲授佛经。他那明亮的双眸中,不时地亮起喜悦的光芒。</p>
这一日,辩秀已等了多年。他之所以投靠李辅国,为李亨、李俶卖命,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够得到皇帝的赏识,甚至得到敕封。</p>
他一直觉得,在大唐想要弘扬佛法,天子的支持绝对是终南捷径,而没有天子的支持,忙碌一生也只能碌碌无为。</p>
在这一点上,他与他师父鉴真的想法是相似的。不同的是鉴真选择了离开大唐,另觅他途,而辩秀则选择了相反的道路。</p>
他已经记不得自己帮李静忠和李亨父子做过多少有违仁义的事了,但好在他离自己的目标已近在咫尺。前不久,皇帝下令命他在雁塔广场讲经十日。皇帝并没有多说什么,但按照惯例,讲经之后,便会有敕封的圣旨降下。</p>
即便没有那些惯例,站在雁塔广场讲经对于辩秀来说,也是莫大的荣耀了。因为雁塔广场所在的大慈恩寺,本是法相宗的祖庭,他身为律宗传人能在这里讲经,本身就已前无古人了。</p>
今日是他奉旨讲经的最后一日,过了晌午没多久,他便看见手捧木匣的鱼朝恩悄悄地出现在了人群的边缘,他知道,那木匣里就是他期待多年的圣旨。</p>
想到夙愿即将实现,辩秀便忍不住喜上眉梢,经讲得再多也不觉疲惫。</p>
正在这时,一道怯生生的童声从他身旁响起:“爹!”</p>
辩秀顿时皱起了眉,心想:这是哪家的孩童?怎如此不晓事?</p>
收拾心情,他正想继续讲经,那孩童的声音却再次响起了:“爹!”这一次,那声音离他还更近了一些。</p>
辩秀停下讲解,转过头正要寻找出声之人,却见一个四五岁的孩童笔直地朝他扑了过来。辩秀一愣,还没来得及反应,便被男孩一把抱住了大腿。</p>
“爹!我找了你好久啦!娘说你有大事,不让我来!你有什么事呀?”男孩抬起头,瞪起一双圆溜溜的眼睛看向辩秀。</p>
场中在刹那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p>
“他有儿子?”“和尚怎么有儿子?”……那些原本满脸虔诚的信徒顿时变了颜色,纷纷交头接耳,议论了起来。</p>
细小的声音汇集到一起,化作滔天的声浪,辩秀只觉自己宛若浪潮中破底的扁舟,转瞬间便要被吞没。</p>
“孩子,不可妄言啊!我与你素不相识,你可不要认错人了!”辩秀运起内力,洪钟般的声音将四周的议论暂时压了下去。</p>
听了他的话,男孩先是一怔,而后“哇”地一声哭了出来。</p>
“爹你不要我了!爹你不要我了!”男孩坐到了地上,一边哭着,一边用双手紧紧扯住辩秀的衣襟,双脚踢个不停。</p>
见此情形,周围的人们顿时炸开了锅,有几人依旧面露怀疑,但绝大多数人都戟指怒骂:“你这和尚!连孩子都有了,还装什么高僧?”“有点良心的,就赶快认了这孩子,事到如今还想装吗?”……</p>
辩秀只觉脑中“嗡”了一声,连眼前的景象都有些模糊了。</p>
“这……我……他……”他几次想要开口争辩,却都被人们扔来的碎石、菜叶等物打断。</p>
“贫僧告退!”辩秀朝众人施了个礼,转身向自己的住所退去。</p>
那孩子被扔在原地,自然哭得更厉害了。</p>
这一下,人们的怒火顿时直上九霄。义愤填膺的人们一边高声呼喊着,一边朝着辩秀追了过去。</p>
好在辩秀既然是奉旨讲经,自然有卫兵在旁守护。卫兵们见人们来势汹汹,自然赶忙迎上来,挡住了潮水般的人群。</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