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一章 再访孤军营,抗战之三生传奇,岁月如声,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两个女孩见面,拉手挽臂,说不出的亲热。</p>
“你眼睛怎么了?”何晓燕很是诧异地指了指楚娇戴的平光眼镜。</p>
“是不是显得很成熟稳重?”楚娇笑道:“特意去买的。怎么样,象老师吗?”</p>
“老是搞怪。”何晓燕笑不可抑,“你就和学生们混在一起又有什么,你比她们能大几岁?”</p>
“大一岁也是大呀!”楚娇冲着梁仲春礼貌地点了点头,说道:“是吧,学长。”</p>
“对,大一个月,大一天,那也得叫哥哥或姐姐。”梁仲春笑着打趣,转而问道:“阿娇,最近在忙什么,同学们几次组织活动,你都没参加。晓燕可是很惦记你的。”</p>
“瞎忙呗!”楚娇随口敷衍着,东张西望了一下,说道:“人很多嘛,是不是该进去了?”</p>
梁仲春看着何晓燕苦笑了一下,何晓燕轻轻摇头,和几个老师组织着学生们排队。</p>
楚娇装模作样地混在老师当中,和学生们走到海防路口,转弯往西不远,就看到四个白俄兵背着步枪,守在一个不大的门口站岗。</p>
梁仲春上前拿出了工部局开的通行证,白俄兵只是随便地看了一眼,便清点人数,然后摆了摆手,让他们排队进门了。</p>
两个多月没来了,孤军营的变化很大,楚娇左看右看,很是惊讶。</p>
对着营门的是一条土路,路的右边是一排排用芦席盖顶、粗毛竹支撑、泥土砌墙的营房。</p>
营房没有窗子,墙上等距离分布着一个个正方形的洞,由竹竿将一片芦席向外支撑着,由此透进亮光和空气。这就是“窗子”了。</p>
天黑或下雨即将竹竿撤下,芦席就把洞口遮上了。</p>
墙的下部,从地面到离地一丈左右高的部位,刷上了雪白的石灰,看上去很整洁。</p>
走近些,便看见墙上贴满了各种颜色的纸,用毛笔写着醒目的抗日标语:“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抗日!”“同仇敌忾,誓雪国耻!”</p>
石子路的左边,有一个大操场,有简单的单杠、双杠、沙坑等。</p>
最引人注目的是操场近海防路的一侧,有一座升旗台,高高的旗杆上,中华民国的国旗在随风飘扬。</p>
进来便能看到一座最高大的营房,那是孤军将士们自建的大礼堂,同样是用芦席、竹竿、泥土、石灰修建的。</p>
礼堂里是一排排可以并坐十个人左右的长条凳,中间有一条走道,两边靠墙也各有一条稍窄些的走道,都通向前台。</p>
前台底座是用砖头砌成的,上面铺着厚厚的木板。台上,面对观众有一个讲台,讲台后壁上挂着孙ZS先生的遗像,遗像左右分别是国旗和党旗。</p>
大礼堂没有窗子,也是用竹竿支着芦席片以通风透光。礼堂四周墙上,布满着抗日的标语和漫画。</p>
整个礼堂的设备虽然简陋,但给人的感觉却是庄严肃穆的。</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