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草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6章 走着瞧,大明略,南宫草堂,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数日的一个午后,知府衙门前,围着一群官吏。</p>
“诸位,回京之后,大煤矿之事、赋税之事,我们会据实上奏”。</p>
刑部侍郎与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经过一番核实,终于要踏上返京的路了。</p>
此刻,知府康祺不悦,诸多知县不悦,毫无疑问:这两件事儿,几乎与他们每个人都有关。</p>
然而场面上的事儿,该做的还是要做,那怕明日被摘掉乌纱,眼下还是要逢场作戏的。</p>
“二位钦差大人,一路走好”。</p>
…………</p>
那日在三边镇的一幕已过去,但在每个人的心中却历历在目:仲逸说是他们在路上遇到南下逃亡的苦力,才知道大煤矿发生的大事儿。</p>
二位钦差果真没有放过,他们派人立刻前往矿区,知府、知县,谁也无法阻挡。</p>
令人意外的是,提前到了大煤矿的李序南,却命人将那些被闹事的苦力捆绑起来的打手,移到隐蔽处,待钦差来后,也没有发现这些人。</p>
二位钦差派人核查现场,在场所有官吏做笔录,详细说明事发经过……。</p>
之后,钦差仪仗如约南下,继续核实税赋之事。</p>
李序南此举虽未起到关键作用,但起码是为当地衙门好,榆林本地知府、知县衙门的同僚对他多了几分亲近与好感:毕竟他也是五品同知,也是榆林府的同僚。</p>
相比苦力与打手,那个被仲逸控制起来的马三爷、大彪,还有他的几名近随,才是关键人证。</p>
此外,已被安排离开榆林府的刘大顺,也将是一个重要人证。</p>
剩下的,恐怕就是这些盯着乌纱的官老爷了。</p>
至于李序南为何要去大煤矿,仲逸为何来三边镇的理由,二人早就想好说法。</p>
李序南去大煤矿的理由很简单:他陪仲逸办差,路上遇到逃出来苦力,听说大煤矿出了事儿,作为五品同知,他岂有袖手旁观的道理?</p>
而仲逸去三边镇的理由更简单:他是翰林院的侍读,管不了地方之事,大煤矿即便出事,县衙还未带调查定论,所以他去了反而不合适。</p>
当然,李序南同样会说:是他不愿仲逸去的。</p>
其中的道理再明白不过:不让你看,就是不信任你呗,你又不是我们府的人。</p>
不能去大煤矿,但仲逸依旧要到各处看看,路过三边镇时,听说钦差在里边,作为京官,又是来这里了解民意,他当然有义务提醒一下钦差:大煤矿出事了。</p>
当然,这个提醒还是很关键的:周围守卫太多,其他人压根进不了三边镇,钦差也就没有去大煤矿的理由。</p>
剩下的,就是二位钦差登台唱戏了。</p>
仅此而已。</p>
这样的说法,二人可以相互印证。</p>
况且,事发后确有苦力向南而逃,这是很多人知道的。</p>
此外,仲逸到了三边镇见到钦差后,只是照着路人的话重复一遍,并未再多说一句。</p>
而李序南在得知钦差在三边镇时,也并未差人来报,反倒‘妥善’处置了被捆绑起来的打手。</p>
很明显,他这是为当地府衙减轻‘负担’。</p>
此举用意再明白不过:他们二人虽认识,但各有所属,一个是京官,一个是知府衙门同知,二人间关系并不是很亲密。</p>
做戏就该做个全套,这正是他们期望的:仲逸不日将回京城,而李序南还要继续留在这里,至少还有大半年的时间。</p>
要尽量保护李序南,否则,他在这里的处境更加危险。</p>
真正要加害李序南的,是兵部的严磬等人,他们身后是后军都督府都督同知戎一昶,当初从京城户部调到这里做同知,也是因为这些人。</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