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小乖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4章 第三十四章,然后下面没有了,渔小乖乖,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等康和帝提着衣摆跑远了之后,沈怡笑着问边静玉:“你是故意的吧?”</p>
边静玉不置可否,说:“我们已经和小皇帝走得很近了。不能再近了,再近有些人就该着急了。”</p>
“这倒也是。”沈怡说。</p>
他们的修炼一般从傍晚开始,练到晚上就直接睡觉。小皇帝若总是在这个时间段跑来找他们,事情传出去后,流言肯定不会好听。尤其是边静玉和沈怡两个人都长得好看,这肯定会让流言变得更加恶劣。十四岁的小皇帝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大臣们估计已经联合宗室在暗地里悄悄地挑拣皇后了。</p>
初冬时下了一场雪,伴读韩二的翰林爹就在家里办了一场雅集。</p>
焚香,煮酒,赏雪,写诗。</p>
反正都是文人喜欢的调调。</p>
雅集办在了休沐日,毕竟韩翰林是有官职在身的人,只有休沐日有空。边静玉和沈怡也是休沐,韩二亲自给他们送了请柬来,他们盛情难却就接受了邀请。两人年纪小,在一帮平均年龄三十多的中年人中,他们俩格外显眼。就算每一届科考都会出现青年才俊,但这两个人的年纪也实在太小了点!</p>
他们若只是年少成名也就算了,雅集上自然有爱惜他们才华的人。但他们又已经入朝为官了,这意味着大家不能再把他们当小辈看了,而要把他们当成平辈来交流。大人们总觉得这好像有点尴尬。</p>
于是在整场雅集中,主动跑来和夫夫俩进行交流的人非常少,几乎就没有。</p>
边静玉和沈怡却没什么不自在的,他们俩都不爱出风头,没人理他们,他们就低调地喝喝茶、赏赏景。集会过半,主家准备了纸笔,两人就随大流写了诗上交。韩翰林主持的四季园雅集,能参加的人水平都不低,因此这些诗不会当场品评,而是会在雅集后集结成册、刊印出售。每次也不多印,只印个几十本而已。读书人对四季园雅集非常推崇,每次有新的诗集、文集刊印出来,他们都会哄抢。</p>
等到这次文集印出来后,排在头一位的就是边静玉和沈怡各自写的两诗。边静玉的诗用了白描的写法,写得淳朴而真挚。沈怡的诗则充满了想象,写得新颖而大气。昔日有孔子在齐国听了《韶》乐,三个月吃肉都不知道肉的美味。现在有人看了这两诗,日也吟夜也吟,恨不得说梦话时也吟。</p>
当时参加了文集的人顿时觉得非常后悔。</p>
面子算什么呢?</p>
早知道这两位少年如此有才华,他们当时就该放下矜持,主动跑去和两位少年结交的。</p>
韩翰林做官能力一般,也是个书痴,非常后悔地对自己的亲儿子说:“我当日就该把石南墨与和光纸拿出来的……唉,他们诗就该用最好的墨写在最好的纸上啊!”石南墨是墨中珍品,韩翰林轻易舍不得拿出来用。和光纸的做法已经失传,如今用一张少一张。由此可见韩翰林对那两诗的评价之高。</p>
不过,这些事都和夫夫俩无关了。小皇帝知道两位侍读跑去四季园玩了以后,用一种小狗狗般的委屈的眼神看着他们俩,好像在说,你们竟然抛下朕偷偷去玩了,朕太可怜了……边静玉不忍心再看小皇帝这种可怜的眼神,于是拿起一本书挡住了自己的视线。唉,看什么小皇帝,还是认真看书吧。</p>
等到第二年的春天,小皇帝终于获得了一个出宫的机会。</p>
章太傅领着小皇帝去京郊的村子里微服私访、体察民生。他们明面上的人员安排很简单,衣服都换成了带着补丁的,看上去只比普通村人稍好一点,怕是还比不上稍微有钱的小商人,但其实暗处藏着很多乔装过的侍卫。整个行程由章太傅主导,他特意找老农闲聊,打探了这几年的年景和村里普通百姓的生活。这些话都是问给小皇帝听的。小皇帝就安安静静地站在太傅身边,像个内向的小孙儿。</p>
路过田野时,小皇帝看到很多农家小孩在插秧,便有些跃跃欲试。</p>
章太傅觉得让小皇帝体味一下种田的艰辛也是好的,就由着他下地了。结果,小皇帝光着脚干了没几下,就被其他小孩赶回田埂上了,因为他的活干得实在太烂了,秧苗珍贵,不能让他继续糟蹋。</p>
“你竟然连插秧都不会……以后还能干什么呢?”有农家小孩嘲笑他。</p>
小皇帝的心情非常沮丧。明明他看着别人插秧时觉得这活很简单,但轮到自己做时却做不好。他默默地想,是啊,朕竟然连地都种不好,真是太没用了,还好朕有一个祖宗留下来的皇位可以继承。</p>
(https://www.yqwxw.cc/html/109/109561/26355600.html)</p>
www.yqwxw.cc。m.yqwxw.cc</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