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河车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16章 先北后南,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高粱河车神,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药师道:“今日进宫路上听见几个外地客商说,并州的粮食价格上涨了三成。”</p>

独孤颍也附和道:“这几日黄河沿线也抓获了几個想要贩卖绢布往并州去的贩子”</p>

李元徽闻言神情诧异,并州?刘玄机这是要打河东?</p>

一摆手,立即有侍从将悬挂地图的高架子抬了过来,李元徽看着晋阳汾水到平阳、玉璧再到河东,北汉得死多少人才能把战线退到河东?</p>

不走汾水,就得走道路崎岖的闻喜道进入河东。陆运粮食耗费很大,路又崎岖难行。</p>

所以走水路肯定是首选。</p>

而河东的防守跟他关系不大,那是赵郡王李怀真的辖区,还不至于需要他担心。</p>

李元徽需要考虑的是能不能借这个机会北伐,这才是跟他息息相关的。</p>

不过对于北伐,众人在心里还是更倾向南征,因为南征可能更容易一些.</p>

当然嘴上说的就是:“大王军令所指,我等武人挥兵所向”</p>

李元徽也没有要立即出兵,今年他还是想要消停消停,养精蓄锐的。但如果真的有战机,那也肯定不会放过。</p>

而关中方向,长安方面在后知后觉也收到了一些情报,河北聚兵,并州聚粮,这就是要出兵的节奏。</p>

李三郎对于自己刚当上皇帝的第一年,原本是没有想过要出兵的。</p>

整个关中卫府军刚刚完成了重新的整编和梳理,关中目前的六个卫府已经完完成了掌控。</p>

齐王给他写的私信跟河东过来的军情差不多同时到达,种种情况都显示北汉准备连续两年对大唐用兵。</p>

这是急了。</p>

太极殿,李三郎也看着地图,嘴里念叨着:“平阳,玉璧”</p>

眼下,他也有些举棋不定。</p>

作为大唐的皇帝,他的一举一动,都是需要深思熟虑的。这关系可不仅仅是一城一地的得失。</p>

李三郎虽然将旧日里十八学士全都整合进了朝堂,还有一众晋王府的潜邸幕僚,但实际上他更多时候是喜欢自己来做决定。</p>

而李三郎纠结犹豫的,是接下来大唐向南向北的问题。</p>

去年打西魏,现在看来是一场豪赌,若不是他的一兄一弟分别抗住了三个方向的压力,维持大方向上的稳定,又全力支持他用兵,绝没有可能三月就灭亡了存在十余年的西魏政权。</p>

现在,大唐剩下的强敌就是一南一北,北汉和东魏。</p>

北汉自不必说,雄踞河北。东魏割据江东也有十数载。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灭其国的。</p>

年初的时候,四弟齐王入长安,兄弟两人就先南后北,还是先北后南的问题有过讨论。</p>

但兄弟两人并没有达成一致。不是说两人分歧太大,而是面对目前的局势都觉得不宜轻动,想要稳定局面之后再行计较。</p>

倒是现在北汉准备伐唐,这倒是个机会。是双管齐下,两路出兵一口气打垮北汉?还是北方勉强支应着,守着各处险要维持现在的局面,先把南方的东魏给平了?</p>

想要平灭北汉,从洛阳方向进军是仰攻,且还好提防上党方向,更好的战略就是先取晋阳。取得对河北居高临下的地势。</p>

李三郎也仿佛是下了某种决心,起身站起来拿着笔走到舆图前,将晋阳圈了起来。</p>

(本章完)</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人在诸天,修魔修出功德金轮

冬南山

带着骑砍速通乱世

波德瑞克派恩

大秦:我龙袍加身,父皇你假死?

只爱我的幺幺

御兽:我真不是培育大师

廿彡

超凡纪元,我的职业能无限升级

吃个萝卜

双穿,从当个倒爷开始

难得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