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定谔的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49章 不卖粮食?开战舰去谈判啊!,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薛定谔的虎,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自元末明初,小冰河期就开始了。</p>

只不过在大明初期,全国水旱灾害交替发生,全国性的旱或涝灾的趋向并不明显。</p>

然而从万历年间以后,全国进入一个异常干旱的时期。</p>

旱灾先是从关中平原,向东扩展到以徐州为中心的山东及苏北部,然后继续扩展到南起淮河、北至河北的广大地区。</p>

崇祯十三年以后,黄河、长江两大河流的中下游,都成为了重灾区。</p>

在此之前,江南(泛指后世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的气候,却是变幻无常。</p>

后世人都以为江南地区不会发生旱灾,更不可能会有蝗灾,其实这是以后世的气候为标准做出的臆想。</p>

明末的江南,气候全看老天爷的心情,时而旱灾,时而水灾,根本就不按常理出牌。</p>

明明说好了‘瑞雪兆丰年’,可第二年他偏偏给你来个灾荒之年。</p>

崇祯十一年,苏州大旱。</p>

干旱到什么地步?</p>

地处水网密布之地的苏州城,城内的水井,竟然全部干枯无水。</p>

郑思肖的《心史》,就是因为承天寺井中无水,寺里的和尚疏浚井底的时候发现的。</p>

到了崇祯十三年,江南又变成了水灾。</p>

当年的梅雨季节,江南大部分地区,大雨连下十几天,平地水漫二尺多深。</p>

等到崇祯十四年的春夏季,他娘的又变成了旱灾。</p>

大旱降临,江南的河流干涸无水,米价暴涨,人们以糠秕、麦甚至草根树皮为食。</p>

好不容易等到一场大雨,百姓勉强种上庄稼,蝗虫却铺天盖地而来。</p>

更不幸的是,疫病开始流行,十家中有七八家染病。</p>

有钱的用棺材埋,没钱的用草席裹,有些死者则被扔进了河里。</p>

物价暴涨,连豆腐都成了高价奢侈品。</p>

即使在人烟密集的市区,早上想听一声鸡叫,也像“华亭鹤唳”那样难得。</p>

不得不说,大侄子的命真的是不好,八成是得罪老天爷了。</p>

“应对天灾,无非是兴修水利,储备粮食,加强疫病防治。”</p>

“首先说说水利。”</p>

云逍竖起一根手指。</p>

无论是旱灾,还是洪涝,水利都是第一要务。</p>

张国维就是水利专家,这方面交给他,完全可以放心。</p>

张国维腆着脸笑道:“督宪大人,那个……水泥,有些不大够啊!”</p>

西山的水泥厂虽然一再扩产,却一直供不应求。</p>

毕竟科技水平达不到,工艺、产量远远不及后世。</p>

再加上要用水泥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p>

云逍知道张国维打的是什么主意,笑道:“只要有水泥矿、煤,准许各地开办水泥厂,西山水泥厂提供技术……不过要收取一笔专利费。”</p>

张国维以及徐州等产煤、矿的地方官员,无不大喜。</p>

水泥可是个宝啊!</p>

可技术掌握在皇家水泥股份公司的手里,寻常商人哪里敢白嫖?</p>

如今准许其他商人办厂,那就意味着地方上多出了一棵棵摇钱树。</p>

至于专利费……懂,交一笔银子,买人家的技术,这也是应有之义。</p>

“抗旱、抗洪水泥工程,马上开始着手规划实施,一切由张巡抚负责。”</p>

“距离梅雨季节,不足半年,建水泥厂怕是有些赶不及,暂且从北直隶、山东调集水泥过来应急。”</p>

张国维欣然应诺。</p>

“其二,备粮备荒!”</p>

云逍竖起两根手指。</p>

家中有粮,心中不慌。</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倔强的烤羊腿

大夏第一皇太子

绛珠

老婆失踪五年后,薄情总裁他疯了

南锦锦

财团的诞生

美梦郎君

遮天:我王腾真没大帝之姿

苍生道人

我每天都能加点一次

心雨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