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圣人出,高山仰止
薛定谔的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7章 圣人出,高山仰止,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薛定谔的虎,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柳如是在一旁介绍道:“杨汝成,华亭名士。”</p>
云逍点了点头。</p>
对这个杨汝成,倒是有点印象。</p>
此人后来当了礼部侍郎,明亡时,跟着张缙彦等人一起投了李自成。</p>
为了巴结李自成,将自己的小妾都送了出去。</p>
李自成兵败,他又带着一家人投奔南明,结果被‘咔嚓’了。</p>
云逍道:“科学,你懂吗?”</p>
杨汝成道:“所谓科学,不就是泰西之学吗?堂堂上邦天国血脉,却宣扬夷狄之学,岂不荒谬?况且真人还是道士,此时鼓吹科学,不是离经叛道又是什么?”</p>
众多文人听了,纷纷露出嘲弄之色。</p>
此时的明国人,可不是后世,非九州苗裔,一律都是夷狄,在这些夷狄面前,有着发自骨子里的骄傲。</p>
一个道士,宣扬夷狄的学问,的确是不合时宜。</p>
云逍像是看白痴一样看着杨汝成,“你仅凭自己的臆想,就断言科学就是泰西之学,还自鸣得意,与井底之蛙何异?”</p>
杨汝成冷笑,问道:“那请教云真人,何谓科学?与泰西之学,又有和分别?”</p>
“也罢,今天既然是论道,那我就当众论一论科学之道。”</p>
云逍借此机会,开始了大明第一场科普宣传。</p>
“科学,研究的是天地自然、社稷民生,乃至个人心理、思维等之规律,简而言之,科学就是研究‘道’的学问。”</p>
接着他用时人能够理解的语言,从科学的定义,到科学的分类,再到科学遵循原则、精神等等,向众人娓娓道来。</p>
事实上,他说的这些,读书人并不是不能接受。</p>
恰恰相反,有相当一部分读书人,对此有着浓厚的兴趣。</p>
原因很简单,儒学发展到现在,彻底走进了死胡同,读书人急需一条全新的道路。</p>
九州儒学,是从汉儒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p>
汉儒认为,世间最根本的法则,是所谓的‘理’。</p>
只要领悟出这个‘理’,就可以成圣,明白世间万事万物。</p>
一千多年来,不计其数的读书人,为了探寻这个‘理’,皓首穷经,锲而不舍。</p>
结果无异于水中捞月。</p>
直到有一天,有两个人对读书人们说,‘今日格一物,明日又格一物,豁然贯通,终知天理。’这两个人,一个名叫朱熹,另外一个叫程颐于是乎,读书人似乎找到了登天之路一般,时时格,天天格,年年格。</p>
最终……连个毛都没能格出来。</p>
到后来,有一个叫王阳明的,格了七日七夜的竹子,差点把自己给格死。</p>
王阳明意识到,朱程所指出的路,根本走不通。</p>
最后王阳明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就可以事事物物皆得其‘理’。</p>
读书人如获至宝,从理学的沉重枷锁,得到了解脱。</p>
王阳明的心学,有个致命的漏洞。</p>
既然一切活动都是“本心”的活动,而“本心”又是天理,天理的核心又是纲常,因而每个人只需要谨守自身,就能够实现“存天理”的目的。</p>
至于其他的,什么国家也好,社会也罢,都与自己无关,一切都变得可有可无。</p>
空谈心性,整天坐而论道不干实事,怎么能“治国平天下”?</p>
久而久之,问题就大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