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鱼之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93章 我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我戾太子只想被废,我知鱼之乐,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途中当探路的斥候回报说楼兰国早已攻破,楼兰国王已经被刘据当众斩首时。</p>
这两个家伙还以为自己听错了,派斥候多次打探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p>
然而随着斥候带回来的消息越多,这二人也是陷入了与韩增、赵破奴和王恢一样的迷茫,完全看不懂刘据为何杀降,又为何当中妄言屠城?</p>
如果只是为了让楼兰国臣服,他明明只需接受奇布楚的献城投降便是,完全没有必要将其杀死,然后再公然以屠城相胁。</p>
这么做怎么想都弊大于利,无论是对刘据的名望,还是对大汉的大计都没好处。</p>
于是两人在路上就已私下商议,这回见了刘据,于公于私都一定要向他谏言,断然不能让他再做这样的糊涂事。</p>
至于送回长安的捷报羽檄,也需要一起商议一下如何去写。</p>
这羽檄刘据写得,赵破奴写得,司马迁也写得。</p>
三人一个是将军,一个是护军,一个是监军,都有战报奏疏直达未央宫的特权,算是互相监督、三权分立的状态。</p>
如果三人能够达成统一意见,只报喜不报忧的话,有些容易引起刘彻不满的细节上的事就能隐瞒下来,甚至谎报冒功都可以办到。</p>
当然,司马迁并不想谎报冒功。</p>
他只是出于对刘据的欣赏和敬重,不希望刘据因为此事受到责罚。</p>
而且他觉得这件事必定会成为刘据的人生污点,如果只是这一回,并且没有造成太大影响的话,他还可以在史书中“艺术性”记载。</p>
可如果刘据始终如此,那他就算想“艺术性”都不知道该如何“艺术性”了……</p>
于是当司马迁和苏武一同抵达楼兰国,所有重要将领齐聚一堂开的第一场碰头会中。</p>
司马迁作为历史上曾因头铁被刘彻除以腐刑的头铁王,并未与赵破奴等人私下商议,便主动提出了谏言:</p>
“殿下,下官私以为此战中楼兰王已出城投降,殿下仍下令杀他尤为不妥,还有殿下当众以屠城胁迫楼兰臣民,亦非大汉之王道,恐怕适得其反。”</p>
“末将附议。”</p>
“末将也附议。”</p>
赵破奴等人见有人头铁带头,当即一同表达出了憋在心中几天的想法。</p>
然而刘据却笑着摆了摆手:</p>
“我知道你们的意思,但我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若纯任德教,岂不与此前相同,西域诸国可有因此臣服?”</p>
“所以,我是故意为之。”</p>
“经过此事之后,西域诸国必受震慑,接下来苏武出使乌孙,应该会顺畅许多。”</p>
“而我之后再派出使者与西域小国交涉时,人身安全亦有了一些保障。”</p>
“西域三十六国,各国相距远近各有不同,道路环境亦多艰难,总不能一座城一座城去打吧?”</p>
“所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攻,其下攻城。”</p>
“要实现大一统,使者外交亦是不可或缺的手段,还是性价比最高的手段,而我既要用使者外交,便有义务保障他们的安全。”</p>
“诸位还有问题么?”</p>
(本章完)</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