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遇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6章 帖木儿汗国使团,皇明圣孙,西湖遇雨,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等到回到了西安城,通过电报征得了京城方面的同意后,朱雄英借秦王府的地盘,设宴招待了帖木儿汗国使团的正使阿尔都沙,还有两位比较熟悉的副使哈马力丁、斡鲁撒。</p>
宴会在秦王府的一处宽敞华丽的厅堂内举行,厅堂内烛火辉煌,映照得四壁金碧辉煌,中央摆放着一张张案几,案几上摆满了各式精致的佳肴美酒,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p>
秦王妃观音奴作为正经的东道主,也出席了宴席。</p>
观音奴惊人的美貌,引得帖木儿汗国使团成员的一致赞叹。</p>
“欢迎远道而来的贵客。”朱雄英声音洪亮,他抬手示意使者们落座,宴会正式开始。</p>
酒过三巡,气氛逐渐热烈起来。</p>
朱雄英举杯向使者们敬酒,笑道:“今日相聚,实乃缘分,愿我大明与帖木儿汗国能和平相处。”</p>
“且饮此杯!”</p>
朱雄英与阿尔都沙、哈马力丁、斡鲁撒等人频频举杯,相谈甚欢,他们谈论的话题从丝绸之路的复兴,到两国之间的商贸往来,再到对和平共处的共同愿景没什么能谈得拢的,但是突出一个“你讲你的,我讲我的”。</p>
宴会进行到中间时,观音奴还特意安排了一场歌舞表演,展示一下大明的艺术水平。</p>
舞者们身着华丽的服饰,翩翩起舞,歌声悠扬动听,引得使者们连连赞叹不已。</p>
随着夜色渐深,宴会也逐渐接近尾声。</p>
朱雄英站起身来,向使者们举杯告别:“今日之宴,宾主尽欢。”</p>
阿尔都沙也代表使团,用他们那里的谚语说道:“愿我们两国之间的友谊如同这美酒一般,越陈越香。”</p>
在仆人们的引领下,使者们缓缓退出厅堂,而朱雄英则单独留了阿尔都沙一会儿。</p>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p>
大明的宵禁制度没有那么严格,但那是具体执行的层面,各地肯定是不同的,但从法律上来讲,这依旧是大明的禁令之一。</p>
当然了,在大明不叫宵禁,而被称为“夜禁”,具体规定就是一更三点(即晚上约七点)敲响暮鼓,街道上禁止行人通行,到了五更三点(即凌晨约五点)敲响晨钟后,才开禁通行。</p>
只不过实际执行过程中,像是西安这种关中核心,肯定是不可能一更就大家关门洗洗睡的,城中各地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p>
不过,这时候出去找点吃的或许可以,但是商铺之类的,肯定都是关门的,而不同的地区,根据经济情况不同,灯火的密度,也有差异。</p>
但秦王府里,还是基本上都是灯火通明的。</p>
朱雄英与阿尔都沙漫步于王府内,欣赏着这座古都的夜景。</p>
月光下,古老的城墙显得更加神秘,而远处的灯火阑珊处,则透露出一种温馨。</p>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使者知道是什么意思吗?”</p>
朱雄英轻吟着这句古诗,目光投向远方的灯火,仿佛能穿透时空,看见昔日长安的繁华景象。</p>
阿尔都沙其实懂汉语的,就是有点半生不熟,普通交流或许可以,但是复杂点的东西,比如诗词,那就完全不理解了。</p>
他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他摇了摇头,诚恳地答道:“愿闻其详,殿下。”</p>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笔下的长安夜景。”朱雄英缓缓解释道,“诗中描绘的是月光皎洁之下,万户人家的捣衣声此起彼伏,一片宁静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景象,虽然如今的长安已更名为西安,但这份意境依旧是不变的,没有人不喜欢和平。”</p>
阿尔都沙还是有些难以理解,但等他自己琢磨了半晌,脸色忽然浮现出了“你懂得”的笑容。</p>
“原来如此。”</p>
朱雄英愣了下,才知道对方想歪了,琢磨了一下措辞,方才给他解释清楚。</p>
“捣衣”并非是用木棒敲打衣服洗衣服,也不是某种运动的形容词,而是制作冬衣的一个程序,也就是用杵捶打葛麻衣料,使之柔软熨贴,易于缝制,因为冬衣是在秋天集中制作的,这是一个季节性的集体行动,秋天到了,为了给远方出征的亲人赶制寒衣,夜晚捣衣的声音此起彼伏,听起来急促而紧张。</p>
而捣衣在晚上进行的原因,一是战乱年代,丈夫在外远征,留在家中的妇女挑起了养家糊口维持生计的大梁,白天必须抓紧时间干农活、做家务,煮饭、针线活这类对光线要求比较高的也必须在白天干完,而有月光的晚上,就适合做对光线要求不高的捣衣工作了。</p>
阿尔都沙闻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p>
眼前的这位大明吴王,显然话里有话。</p>
——为什么妇女要捣衣?因为男人都要出去打仗,可如今西安这承平日久的样子,跟谁打仗?</p>
答案不言而喻。</p>
只要帖木儿汗国敢来惹大明,那么关中马上就能进入“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全面战争状态。</p>
不过,这层含义,肯定不能当面捅破。</p>
阿尔都沙望着四周灯火通明的王府,以及远处偶尔传来的丝竹之声,心中不禁对这座古都有了更深的理解。</p>
大明举关中之力,就足以对抗寻常的远征,而帖木儿汗国若是倾国而来,大明本土作战,倾国之力又当如何呢?</p>
阿尔都沙打了个寒颤,不愿意再去想。</p>
“殿下所言极是,长安,不,西安城,确实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城池,我见过太多有着辉煌历史的名城,但能够延续千年,现在还如此生机勃勃的,实在是不多。”</p>
两人继续漫步,话题逐渐转到了两国的未来上。</p>
朱雄英语气诚恳地说道:“阿尔都沙使者,大明是不惧怕战争的,但你我两国远隔千山万水,和平共处互利共赢才是长久之计,丝绸之路的事情,我们会考虑,若是能够重开,不仅将促进两国间的商贸往来,更将加深我们的友谊。”</p>
阿尔都沙闻言,连连点头。</p>
“对了,现在西面的贸易,是什么情况?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可与贵国贸易正常?”</p>
听闻此言,阿尔都沙心头一凛.大明对于西方的了解,还是有些超出他的预料了。</p>
奥斯曼帝国,立国不过百年,奥斯曼人原为一个突厥小部族,初居河中以西,迁至小亚细亚,后来日渐兴盛,如今的奥斯曼帝国,把拜占庭帝国打的节节败退,拜占庭帝国除了还剩君士坦丁堡及其以北的地区,剩下南方的领土,全部都被奥斯曼帝国吞并了。</p>
目前奥斯曼帝国,跟帖木儿汗国一样,都属于绿化后的突厥文化。</p>
而如果历史线没有改变的话,再过一百多年,到苏莱曼大帝在位之时,奥斯曼帝国才会日趋鼎盛并且真正成为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巨无霸帝国,舰队甚至能够掌控地中海,把还处于分裂中的欧洲压得抬不起头来,并且一直苟到一战才灭亡,寿命相当于元明清绑一块,不可谓不国运悠长。</p>
当然了,奥斯曼帝国肯定暂时打不过帖木儿汗国就是了,如果历史线没改变,那么过不了几年就会栽个大跟头。</p>
而想要重启丝绸之路,那么光有大明和帖木儿汗国的通商是没用的,奥斯曼帝国和拜占庭帝国可都卡着东西方贸易路线呢。</p>
眼见朱雄英不是好糊弄的,阿尔都沙也就七分真三分假地说了说现在西边的情况。</p>
首先是金帐汗国,这个国家由成吉思汗长子术赤之次子拔都建立,都城为萨莱,地盘覆盖了整个钦察草原,所以又叫钦察汗国,蒙古人是少数,其主要居民为早已居住在此地的钦察人,语言属突厥语系。</p>
呃,后面的事情就有些千篇一律了,钦察汗国的蒙古人在当地居民的影响下,逐渐采用了突厥语,然后没过几十年,就走向了衰败,如今已经是纸老虎了,帖木儿没废多少力气就能将其打败。</p>
剩下的地区性强国就是占据北天竺的德里苏丹国,以及沙漠里的马穆鲁克王朝,不过这些国家,即便帖木儿不跟他们开战,也没什么影响就是了。</p>
帖木儿主要的对手,还是奥斯曼帝国。</p>
奥斯曼帝国的皇帝,也是一位能征惯战的名将,名为巴耶济德,他马上就会被十字军冠以“光明王”的称号。</p>
是的,由于十字军东征的历史太过漫长,不仅仅是《天国王朝》里面萨拉丁那个时代,所以在这个时代,十字军也刚刚正在筹划东征.虽然耶路撒冷王国早就灭亡了。</p>
但是这不重要,再过四年,匈牙利国王西吉斯孟统帅的匈牙利、波兰军队以及英、法骑士组成的十字军共十万就会跟奥斯曼帝国开战了。</p>
而现在的巴耶济德就已经展露锋芒了,当年与奥地利联姻的匈牙利国王拉约什二世拒绝了穆拉德一世的和平倡议,接着就爆发了决定巴尔干命运的第一次科索沃战役,而巴耶济德的父亲穆拉德一世于战役开始时即被暗杀,巴耶济德被迫在军中即位,必须面对看起来极为不利的战局,这个年轻人通过沉着冷静的指挥歼灭了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等国联军,俘杀其统帅拉扎尔公爵,征服了塞尔维亚、保加利亚。</p>
所以,如果不站在上帝视角,现在帖木儿能不能打败巴耶济德,其实是一件很不好说的事情。</p>
而随着夜色的浓郁,王府内的灯光也显得更加明亮。</p>
朱雄英与阿尔都沙走到了花园,在其中的一座凉亭内坐下,继续着他们的深谈。</p>
四周偶尔传来夜鸟的啼鸣和远处昆虫的喧嚣,为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生动。</p>
“殿下的话让我觉得受益匪浅,希望这次出使回去以后,能劝说大汗与大明始终保持和平。”</p>
朱雄英点了点头,现在大明需要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大明的发展速度和潜力,是对方比不了的,所以这对大明是更有利的。</p>
而结束了正式的谈话内容,阿尔都沙也由衷感叹道:“大明真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真希望有一天,我们帖木儿汗国也能像大明一样繁荣昌盛。”</p>
朱雄英微微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那一天一定会到来的。”</p>
嗯,等大明统治了帖木儿汗国,再过个一百年,没准那里就能跟现在的大明一样繁荣了。</p>
(本章完)</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