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东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1章 新学!真理!,大明,从空印案开始,一江东月,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儒学?新学?

朱元璋知道什么是儒学,但并不知道什么是新学。

所以他不解的看着苏闲,实在想不到,你能给咱说出个什么新学?

“小子,单说科举,那也是经过了很多朝代的兴衰灭亡,所以才在儒学的基础上改进过来的。”

“你说的新学?是凭空跳出来的?还是你自己准备给咱挖掘出来?”

说到这里,朱元璋感受着这平和的东宫,却是连他自己都有些好笑了。

太子妃无事,国朝不用将重点放在什么选新的太子妃身上,自己也不用看着标儿失魂落魄,内心压抑,所以才能和苏闲在这里侃侃而谈。

况且对方说的,有些确实有道理,但这种大言不惭,嘴巴一张就是“新学”的语气,他还是觉得有些荒诞。

而苏闲则抬头,新学?

他不可能用后世的理解和眼光,去给这位洪武皇帝去解释。

所以,唯一的答案,也就只有切合实际以及当下了。

“陛下想要解决什么?然后因此得到的答案,就是新学!”

朱元璋被这个答案都有些绕晕了。

索性苏闲并不卖关子,而是继续道:

“诚如刚才所言,大明要选仕,要公平的让大明的每一个百姓,都能认知到,自己有朝上走的通道。”

“科举的本质,是朝廷将四方的良才,收归朝廷。然后再利用他们治理地方,清查贪吏,造福一方百姓。”

“所以,没有科举,再重新找一条,同样能到达这个目的的新路……就是新学!”

苏闲简单的解释之后,旋即话锋一转。

“而固化户籍,限制一地,看似能在短时间内稳固地方,但长久呢?历史洪流向来是朝前走的,没见过往后倒的。”

“百姓的身份也同样如此,越是固化,就会腐朽。人才不能到达中枢,就会在地方坐大。”

“或者说,大明需要的人才,没办法让他们一展所学。那么各地的贪官污吏、豪绅地主,就没有人去监察检举!”

“久而久之,腐朽滋生一切罪恶,固化的环境并没有让大明的百姓真正稳定,反而是在加剧祸害!甚至会成为天下动乱的根源。”

说到这里,苏闲话语一顿,继续道:

“陛下生在元末,大元的制度陛下再清楚不过,只要地方官府能给大元朝廷缴纳税粮,那地方怎么治理全然不管。”

“而祸端,也就越埋越大,到最后一眼望去,天下不安,百姓怨声载道!有人登高一呼,便是红巾遍山!”

唰!

朱元璋面色一肃,刚刚还悠闲的他,现在却是猛地站了起来。

“小子,你哪来这么多唬人的大话?”

说完这句后,朱元璋却明显陷入深思。

这一次,这小子是真的“不忘初心”,说来说去,怎么还是那户籍?四民?

是不是和他爹商量好了,专门在这件事情上套咱?

可话又说回来。

其所说的也有道理,大明确实需要一个公平的人才选拔方法。

原本,从洪武三年后。

他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元末之后的第一次科举,选拔出来的人外强中干,实在不忍直视。

到最后他是为了让朝局稳定也好,让百姓尽快恢复耕种也罢,不得不捏着鼻子,任用一些元庭旧臣。

而荐举,经过一次改制后,选出来的人才在他看来的确可用,就是确实有结党营私的风险。可话又说回来,难道科举就不会结党营私?师生、同僚关系,甚至有时候比荐举的关系更要复杂。

起码荐举制度,谁给朝廷推上来的官员,一旦出问题,自己就能立马锁定他的同党,然后一网打尽!

而现在,朝廷之上,关于选仕的风云,却已然到了不得不动的时候了。

下面的臣子举动,他都看在眼里,今日所谓的官员选拔只在一人之手,这个一人又是谁?他更是清楚!

想到这里,他就不由得想骂一个人。

汪广洋!

此人治理百姓的本事着实不错,可一到中书省,便把自己给他的“期望”全然抛在脑后。

自己不仅给他右相的职位,还让他兼任右御史大夫!

这么大的权力,让他干什么?

不就是和胡惟庸打擂台?

结果呢?其整日沉迷声色,酗酒睡大觉!

以至于这朝政混乱,似乎又要逼自己下场?

好哇!

尔等逼得太急,到最后咱真要下场,可别后悔?

朱元璋这一次沉思的有点久,苏闲甚至看到了他攥紧了手掌。

他有些奇怪,该不会自己说到了这位皇爷的痛心之处了吧?

不过很快,苏闲就觉得自己多想了。

“你别给咱说这么多,咱现在就摆明了告诉你。”

“军户是咱大明的根本,眼下还需要大明将士征战四方,决不可动!你也趁早死了这条心。”

“至于农户、匠户、商户。”

“哼!农户是大明的基石,正如你之前所说,如果人人都不愿意去开荒、耕种土地。看到商贾赚钱就去行商,那这天下也迟早玩完了。”

“可咱大明又需要商贾,所以很简单……”

“商贾之辈见利忘义,甚至出卖国祚也在所不惜,元末之乱,朱门酒肉臭!大部分都是此类人!其与豪绅狼狈为奸,祸害百姓!简直该死!”

朱元璋又想到了自己的惨痛回忆,毫不犹豫道:“此类人就该设为最下等,他们想人前显贵,咱就偏偏不如他们的愿!嘿,咱下令就让他们穿不得丝绸,人前光鲜绝不可能!”

“咱还让他们不得科举,喜欢赚钱,就别来咱这大明朝堂!”

“咱还要永世的将他们镇住,一人从商,全族也别进入朝堂,否则又是个蛇鼠一窝!”

“至于农户和匠户……辛勤耕种,营造利器!这才是大明的基石,咱大明也需要给这些人上升的通道。”

朱元璋越说越流畅,最后看向苏闲,“想来想去,好像又只有科举,伱也别给咱卖关子,姑且说说你认为的那个新学。”

苏闲就知道,仅仅凭借自己一个人的口述,让这位陛下放弃限制户籍?简直痴人说梦。

不过……

“陛下以为限制了商贾,难不成就没有剥削百姓的人了?”

“若是商贾投身士绅,与其联合。商贾借着士绅的权势,士绅让商贾给他敛财……”

“这才是狼狈为奸,到时候侵吞百姓财产,甚至逼得他们卖田卖粮,无非又是一个历史循环……”

朱元璋喝道:“所以才需要吏治!所以咱才要举起屠刀!”

“但凡敢有此行为的,来一个杀一个,来一双杀一双,情形严重的,一个犯事,全族遭殃!”

“贪污六十两银子,不论官职大小,一经核实,即刻处斩,这是铁律!”

“更何况,这种事情是人之私欲,就算取消户籍限制,也干涉不了半分。”

“小子,你还太小,刚才说的这些就暴露了你,只是空谈之法,却并没有世事之论。”

“这天下没有完美的举措,只靠规矩,只能限制规矩人!”

“而唯一对所有人有用的,只能是高高举起的屠刀!”

朱元璋言罢,便大袖一挥,似乎是将刚才的谈话终止。

而苏闲无奈一叹。

正如朱元璋说的,再往下延伸,就非常大了。这就不是什么简单的条例能够限制的。

不过话说回来,正是因为说了这么些,所以新学出现的条件,也已经充分了。

想到这里,苏闲便道:

“其实陛下刚才说的,所顾忌、所要权衡的,甚至要两全的,刚好就是新学出现的必要条件。”

“嗯?”朱元璋不解。

苏闲则总结道:

“一、以‘四书五经’为本的科举,是要这分散了数百年的南北百姓、民心归附!”

“二、军户是军户,现在不可废除。但是也没说必须限制他们不能高升,应该有一套除却军功之外的另类办法。毕竟……大明永远都不可能处于无休止的征战之中。”

此话一出,朱元璋缓缓点头,朱标和马皇后也是默默认可。

苏闲看出来,军户是朱元璋的底线,这里面涉及的东西非常多,除却行军打仗之外,其实更多的还是,能最快速度召及能征善战的军卒。

而军户制度,在这大明之初,无疑是最适应当下的。

但再过个十年二十年,就不一定了。

所以苏闲也不准备,挑这个霉头。

而他又继续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序列进化

身怀绝技

末日:从温室种菜开始

胡言君

横推武道:开局获得龙象般若功

林城小郎君

法外狂徒,从登顶武林通缉榜开始

新书必须火

洪荒:悟性逆天,开创神话大罗法

残留的眷恋

被熊猫救命,喜提保姆套餐?

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