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遗忘的大唐名将张义潮
九品大韭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8章 遗忘的大唐名将张义潮,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九品大韭菜,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自此之后,“西尽伊吾,东接灵武,得地四千余里,户口百万之家,六郡山河,宛然而旧”】</p>
……</p>
大唐·德宗时期</p>
“哈哈哈哈!好啊!好!”</p>
“该死的蕃奴!你们不是很猖狂吗!?”</p>
“哈哈哈哈!”</p>
李适激动难耐,叉腰仰天大笑!</p>
“伱们如此欺朕!但朕的儿孙自会给朕报仇雪耻!”</p>
笑了一阵,李适突然想起来一件事。</p>
安西军如果撤离了西域,那沙洲……</p>
可不撤离那安西军……</p>
“唉……”</p>
李适目光复杂。</p>
撤回安西军!</p>
……</p>
大唐·宣宗时期</p>
李忱陷入莫大的喜悦之中!</p>
恢复西域?!</p>
只此一项!谁敢说朕不是中兴之主!</p>
“关西出将,岂虚也哉!”</p>
……</p>
【公元867年,留在长安的张义潭去世,张义潮为了打消朝廷的顾虑,以六十九岁的高龄前往长安为质。】</p>
【张义潮入朝后,朝廷任命他为右神武统军,赐给田地。】</p>
【公元872年,七十四岁的张义潮在长安去世,结束了宏伟壮阔的一生。】</p>
【直到千年以后,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画里,还留下了他的身影。】</p>
【铭记着他与沙州豪杰们所创下的丰功伟绩。】</p>
……</p>
{河西沦落百余年,路阻萧关雁信稀。</p>
赖得将军开归路,一振雄名天下知!}</p>
{如果欧洲有张议潮这类英雄,肯定宣传得人尽皆知……而我们很多张议潮这类的英雄被人遗忘。}</p>
{一方面对河西收复是欣喜的,另一方面又因为前车之鉴忌惮归义军的实力,最后也不知道为什么唐书连给张议潮列传好像都没有。}</p>
{张义潮,这位大唐遗落在外的子民,替大唐收复了千里河山。}</p>
{但在后来的新、旧《唐书》里都没有他的传记,直到罗振玉编《补唐书》,加编《张义潮传》他的故事才流传下来,不至被淹没在滚滚的时间黄沙里。}</p>
{唐亡之后,中央政府太长时间没有关注归义军了,对西北缺乏重视,一直到明朝才重新收回哈密等地,新疆干脆等了一千年,到乾隆才收回,一千年足以抹去一切记忆了。}</p>
{要是武宗多活几年张议潮可能还能更强。}</p>
{要我说晚唐皇帝还是贱,藩镇你得叛逆朝廷它才老实啊,你做舔狗你不受委屈才怪!}</p>
{一块飞地没自己独立称王而是称臣,还能要求他什么呢?}</p>
……</p>
大明。</p>
朱元璋挠了挠头。</p>
“乾隆?”</p>
“乾为天,隆为盛。”</p>
“国家在自家的领导下繁荣昌盛?”</p>
“还挺有自信的。”</p>
“咱大明皇帝就是要这种自信!”</p>
马皇后白了他一眼。</p>
“你怎么知道他就是大明皇帝?”</p>
朱元璋瞥了一眼她,一脸‘你不懂’的表情。</p>
“你看嘉靖,这明显是年号,乾隆,也是年号。”</p>
“汉朝称谥号,唐宋称庙号。”</p>
“咱这大明明显是称呼年号!”</p>
“这都一脉相承的!”</p>
马皇后撇了撇嘴。</p>
“你也说唐宋称庙号了,他俩也一脉相承?”</p>
朱元璋一噎。</p>
难道咱搞错了?</p>
……</p>
【公元859年五月,唐宣宗因食用太医李元伯所献的仙丹中毒,“病渴且中燥”,一连一个多月都不能上朝。】</p>
【八月七日,在大明宫驾崩,享年五十岁。】</p>
【谥号为圣武献文孝皇帝,庙号宣宗。】</p>
……</p>
大唐·宣宗时期</p>
还在高兴的皇帝僵硬了。</p>
……</p>
好家伙,本来是写宣宗,这归义军占一半内容。</p>
回头一看,跟黑宣宗一样……</p>
这种史书记载与现实操作不符的皇帝是真难评价……</p>
(本章完)</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