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不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4章 悔不当初,大汉永存,朕不帅,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div class="contentadv"> 长孺不明白,一向英明的陛下为何会下那么荒唐的命令。回去后,他在朝堂上对此事愤慨不已,我拉他,没有拉住,他甚至骂人了,陛下没有生气,只是静静注视着我们,平淡地让我们退下。
‘庄,陛下为何会下那种命令?陛下一开始,分明是想治河的!’
长孺当时是著名的治河大家,又出了名的廉洁,是以,陛下选了他,必然表明了自己治河决心。不然,不会将他派过去。
长孺望着我,我也望着他,我们陷入久久的沉默,其实我知道的。
马邑那场伏击的失败,让大汉与匈奴彻底撕破脸,匈奴此后屡次频繁袭击大汉边郡。
三十万大军无功而返,让大汉与匈奴开始了交战。粮草准备好了,战甲准备好了,战争序幕拉开了,谁想到,打到一半,大河决堤了!
河治吗?当然要治,不治怎么办?
边郡要抵挡匈奴吗?当然要抵挡,匈奴都冲进上谷郡,肆意抢掠百姓,不抵挡怎么办?
陛下调了人去治河,数万人,每日花费无数。
然而,治河一直没有效果,国库粮食哗啦啦流出去,就如同洪水一般,边军那边抗击匈奴也需要粮食。
我当时只能艰涩地开口:‘长孺啊,边郡不能破,边郡破了,大汉危机,只能苦一苦百姓!’”
刘瀚自然知道,汲黯当初的字就是长孺,郑当时的字是庄,他想要成为庄子这样的人,可他终究没有成功,圣贤是极其少的。
“我根本不知道,这治河一停就是二十三年呀,二十三年间,河患横行,濮阳一带,尽成泽国,饥民蜂起,民怨沸腾……”
郑当时说着的时候,眼中饱含泪水,环顾四周,看着奋起的大军和百姓,他似乎看到了当年。
每每想起,他都心痛不已,当年如果他再坚持一下,或许能说服陛下和百官,结局可能不同,苦一苦百姓,何其可笑,这一苦就是二十三年。
一旁的汲仁听见这话,沉默了许久,随即坚定的开口;“庄公,陛下这一次下了大决心,骠骑将军都来了,太子也在,我们必然能堵住这缺口的,这不是二十三年前了,我们没有外敌祸患了,匈奴也被我们打趴下了。”
“是呀,我们一定可以的。”看着着涛涛江水,郑当时涕泗横流,内心感觉万千,“长叹息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追忆兮扼腕兮仰屈子之千古,我终懂屈子您当年的心了。”
其实太子刘据几次想来河堤,甚至下河,被刘瀚阻止了,至多让他偶尔旁观,这洪水无情,要是把他弄死了,那可就糟糕了,汉武帝一生气,会死很多人的,弄不好刘瀚都得陪葬。
洪水拍打在士兵的身上,刘瀚也亲自感受过了,异常冰冷,外加好些时候天上还下着小雨,他们根本就没有多少御寒的东西,只能靠自己的体力去坚持。
而在古代,一个小小的风寒要是弄不好就会死人的,不像后世用各种抗生素,感冒冲剂,他们面临的危险和困难远远比后世更艰难。
甚至刘瀚发现有些士兵和百姓的脸都有些发白了,嘴唇发紫色,他忽然有一种很心痛的感觉,他只能下令轮换,让士兵和百姓尽量休息。
而用来堵的木头和石材根本不多,只能从远方来运,更加加大了工程量。
刘瀚无奈又给汉武帝写信,让他多派些人来,最好带上一些生姜和尽量多的粮食衣服,生姜是为了好煮热水给这些百姓和士兵喝了御寒的。
姜在我华夏春秋之前就有了,《神农本草经》记载,“干姜,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癖下痢,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下气,通神明。生山谷。”
当年,神农尝百草,以辨药性,误食毒蘑菇昏迷,苏醒后发现躺卧之处有一丛青草。
神农顺手一拔,把它的块根放在嘴里嚼。过了不久,肚子里咕噜咕噜地响,泄泻过后,身体全好了。
神农姓姜,他就把这尖叶草取名“生姜”。意思是它的作用神奇,能让自己起死回生。
刘瀚偶尔还会看见有一两个士兵或者百姓被洪水冲走,然后消失无踪,可他也无能为力,生命在大水之下显得如此的渺小,可他们依旧义无反顾,大汉苦这个缺口太久太久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