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5章 战前准备,补给奇招
昆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15章 战前准备,补给奇招,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昆吾,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皇爷!”</p>
王承恩从龙案上抽出两份奏疏呈了上去。</p>
崇祯接过扫了一眼后,眼中满是意外之色,而后沉声道:“大伴,传袁可立、孙承宗、户部尚书毕自严、工部尚书范景文、火器研究院徐光启到东暖阁议事!”</p>
“奴婢……”</p>
“还有,顺便让洪承畴也一起过来!”</p>
“奴婢遵旨!”</p>
待王承恩走后,崇祯将两本奏疏拿在手中轻轻的拍打着,眼光不时的闪动着,不知道想些什么。</p>
不知道过了多久,王承恩再次进入东暖阁,低声道:“陛下,几位大人都已经在乾清门外候着了!”</p>
“传!”</p>
片刻后,五人进了东暖阁,见到崇祯后立刻行礼:“臣等参见陛下!”</p>
“几位爱卿免礼!”</p>
崇祯右手虚抬,沉声道:“今日召诸位前来,是想了解一下东征扶桑的准备工作!”</p>
说到这里,崇祯看向了户部尚书毕自严:“毕爱卿,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说说户部调拨粮草之事吧!”</p>
“是!”</p>
毕自严呈上一份奏疏,轻声道:“陛下,自去年八月十五陛下回京之后,臣就开始准备了,分为三条路,</p>
一是从北京城出发,经山海关、宁远、锦州、盘锦、海城、凤城、丹东……釜山等二十二城,各城均存有三十万大军三天的粮草,</p>
大军行走时,只需要在各城补充三天粮草即可,如此可极大提高行军速度,也免得征调附近百姓劳役、耽误春耕。</p>
二是调集登莱水师的战船,从荣成出发,横渡到朝鲜的翁津,然后顺着朝鲜半岛的西海岸线航行,抵达朝鲜的釜山城,</p>
截止到昨天已经运送了十八万石粮食,足够三十万大军用一个月。</p>
目前由朝鲜都指挥使毛文龙亲自率军坐镇看守,东江水师也陈兵釜山港口,防止扶桑偷袭。</p>
三则是等大军要横渡朝鲜海峡时,肯定要抽调山东、江苏两地的大型商船以及部分漕运船运送军士,到时候让这些商船满载粮食从荣成出发,</p>
臣已经统计了在不太影响漕运的情况下,可以抽调漕船两千六百艘,其中一千六百艘用于运粮食,另外一千艘用于在运送军需火器辎重等。</p>
漕船每船携带三百石粮食,一千六百艘漕船一次性可携带四十八万石,足够三十万大军食用近三个月的时间。</p>
且各地征调的漕船从各自属地的所属粮仓装运粮仓,如此便可省去今年粮仓周转之事,也免得在威海征调大量的百姓参与运输了。</p>
四个月的存粮,足可以满足三十万将士用到十一月初。</p>
九月中下旬朝鲜就开始秋收了,到时候可以从朝鲜购买数十万石粮食补充军需,足够支撑到明年开春了。</p>
当然了,今年朝鲜那边的收成怎么样还是未知的,如果朝鲜那边出不上力,臣还有第二手准备。</p>
莱州府两州五县、登州府一州七县,共计十五座州县六十八座社仓的数十万石粮食,能在半个月内送到釜山。”</p>
PS:明朝对漕船数量有明确规定,数量为一万一千七百七十艘,标准长度十六米,每艘装粮三百石到五百石不等,护漕官军十二万。</p>
“好,毕爱卿思虑周全,朕就放心了!”</p>
崇祯点了点头,眼中满是欣慰之色。</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