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风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十七节 战况纷呈,荣耀归于罗马,雪域风流,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b></b>接应一个小小的乌拉部入境,需要兴师动众,一下子出动几万大军吗?只有傻子才会信!
到了这个时候,如果还没醒悟过来罗马这是蓄谋已久,打算抢占先机发动战争,除非是休屠的脑‘门’被‘门’板狠狠夹了。
休屠怒啊!恨啊!可是,面对眼前的情形他无能为力,他手上的兵力太过单薄,只有不到一万五千骑,至于扎吉部的那点残部就更不用提了,送给罗马人塞牙缝都不够。
援军!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援军!罗马人的意图不得而知,但这几万大军绝不可能只是来草原上闲逛的,很可能这只是先锋军团,而更庞大的后续军团正在赶来!
想到这,休屠不禁就是一阵怒气攻心,暗恨自己太大意了,也太想当然了,自从几年前的战事平息后,休屠就一直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恢复领地元气和整训军队中去,无时不刻不在想着有朝一日与罗马人再战一场、一雪前耻,可是由于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作祟他只想着等自己准备充分就对罗马发起新一轮进攻,却丝毫没有想过另一种可能‘性’,那就是罗马人率先反攻!
这种判断上的失误显然并不是休屠一个人的错,应该说换了其他任何一个匈奴的统帅,恐怕都会犯同样的错误。原因无他,实在是罗马人软弱可欺的观念已经深深根植于匈奴人的内心,渐渐使他们忘记了应该时时用警惕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对手。
休屠只不过是首当其冲而已,虽说被罗马人的突然出手搅得有些心慌意‘乱’,但休屠的反应不可谓不迅速,他果断放弃了继续追杀乌拉部的打算,下令所有军队撤到更远处,保持绝对安全的距离,遥遥监视赶来的罗马大军的进一步动向,而与此同时,四‘波’斥候带着不同的使命脱离大队,绝尘而去。
休屠已经做出了决定,不管罗马人究竟有什么‘阴’谋,他都要守住自己的领地,因而他派出的斥候其中有两‘波’分别是前往王部和单于王庭调集和请求援兵的,而另外两‘波’斥候,则是负责赶往边境探察罗马大军是否还有后续以及将战争的消息带到附近的部落,让他们尽快撤离避免被罗马人各个击破。
而休屠自己,他决定当一头在暗处窥伺着猎物的狼,在猎物没有暴‘露’真正的意图之前,他有足够的耐心等下去,罗马人的战斗力就算再强悍,但毕竟大多只是步兵,休屠就不信这个邪了,一群步兵到了广袤的草原上,在他的密切监视下还能掀起什么风‘浪’来!
然而三天后,休屠才意识到自己太小看罗马人的气魄了。
奥卡历三年,五月,西罗马帝国正式向匈奴宣战,不过这个宣战的通告显然比实际军事行动的展开滞后了不少,当宣战的消息传到草原上的时候,罗马的大军早已深入草原上百里。
此次战争,可谓是意义空前,作为战争的发起方,罗马一改之前的被动防御,主动出击,秘密集结于边境要塞的二十万大军,分三路同时向草原开始进攻,其中中路,也就是休屠当面遭遇的一路,由安奎拉率领,兵力六万,而另外的北路和南路军兵力均是七万,三路大军的兵力配属仍旧是以步兵为主力,不过各有一万骑兵策应,这也打破了以往西罗马军队的作战定式风格。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大战,奥卡并没有亲临前线,三路大军的指挥官除了安奎拉之外,其余两位克洛斯伯爵(军衔少将)、哈洛温伯爵(军衔少将)均是近几年军中新晋崛起的闪耀将星。
克洛斯伯爵原是帕图尔属下,在帕图尔荣膺罗马卫戍区长官后接替其职,率领不列颠军团奋勇作战,成功征服了爱尔兰岛,克洛斯的指挥风格偏于稳重,但极其善于把握大势,不动则已,一动必然是以泰山压顶的绝对优势彻底击败敌人。
而哈洛温伯爵则正好与之相反,用兵犹若疾风骤雨,惯以‘精’锐敢战之士,反复试探敌军弱点,一经抓住破绽便狂飙突进,将敌军防线撕扯得支离破碎,继而再以大军压上,斩获全功,哈洛温伯爵正是凭借此种战法,在丹麦尼亚(及后世丹麦)等地仅耗费短短数年以百计,俘虏以十万计,还趁势降服了顶替向南迁徙的日耳曼人成为那里后继原住民的诺曼人,为帝国再添强悍的兵源地。
事实上,像克洛斯以及哈洛温伯爵这样的军中新锐派如今在已经日益成为整个军队的支柱,在老一辈的将领纷纷退役或是卸职转而进入议会,这些经过全血火磨砺的新锐派将领很快崛起,接过扛鼎重任,开始为新纪元的罗马军团掌舵这也是历史的必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