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咱大清的水师和江防
南明离火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9章 咱大清的水师和江防,明末:我,孙可望!绝境翻盘!,南明离火录,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说句不好听的,这纯粹就是在送。
通过贸易不能购买大批战马,而郑成功的根据地,又长期局限于金厦两岛。
这芝麻大的地盘,连个合适的马场都搞不起来。
像孙国主那样,在云南和贵州,大规模的培养滇马和水西马也是无稽之谈。
所以郑军的骑兵短板完全无法弥补。
在野战中缺乏骑兵这种兵种,就像是在现代战争中缺少装甲部队一样。
除非在特殊的地区,利用地形,否则郑军必然会吃大亏。
这也是郑军的野战能力整体低下的原因之一。
“太后圣明,骑兵乃大军利器,郑军人数虽多,可若是有足够的满蒙铁骑驻守,江宁必能无忧!”
“足够的满蒙铁骑?”孝庄叹了一口气。
“若是有足够的满蒙八旗,我大清何至于如此啊!”
“你们都说说,若是郑成功真的带着他的主力,攻打江宁了,我大清该怎么办?”
“回太后,奴才们已经议出了几条计策。”鳌拜再次开口。
“哦?伱说说吧。”
“太后,郑军兵马众多,又有张煌言等舟山之贼相助,而江南又是天下财富的根本之地,所以我大清绝对不能马虎,一定要用尽一切办法,保住江宁,保住江南!”
鳌拜正色道:“奴才们建议,我大清首先就是要整顿江防。”
“从金厦过舟山而入长江,需要经过崇明、江阴、镇江、瓜州等沿海重镇,方能抵达江宁。”
“若是这些地方的江防,能够暂时抵挡住海寇,那么江宁暂时可无忧。”
“只要江宁不失,在江南我大清的大势就可在手,江南地区的首鼠两端之辈,心怀鬼胎之徒,必定不敢轻易从贼!”
嗯——!”孝庄微微点头。
自从剃发令下达后,江南地区的老百姓和士绅被图了一遍。
从那时起到现在的十几年时间,虽然时不时的有百姓和士绅揭竿而起。
可扬州、嘉定、江阴这些地方的屠城可不是白屠的。
士绅和百姓虽然不愿意剃发,可在屠刀之下,不怕死的基本上都图完了。
剩下的,要是郑军打下南京,那自然是没得说。
要是郑军在长江口就被挡住了。
需要一座城池一座城池的清理江防,迟迟打不下南京。
为了防止清廷重新得势,百姓和士绅就只能忍着了。
历史上,郑军兵围南京之时,整个江南蠢蠢欲动。
张煌言带着几千兵马溯江而上,不费吹灰之力。
南京上游的太平、宁国、徽州等四府二十四县就传檄而定。
只可惜郑成功兵败之后,直接把张煌言给卖了。
而这些为明军开城的士绅和百姓,事后是什么下场,自然不言而喻。
由于在清军屠刀下的惨痛教训,被多次教育的江南士绅和百姓,
后面在咱大清的统治下,就基本上就没什么大规模的反抗了。
因为那些不精,不奸的人,早就已经被杀光了。
“鳌拜,你说得再理,从崇明到南京足有数百里之遥,要是整顿好江防,郑军一座城池一座城池的打下去,等他们打到了南京,不仅旷日持久,而且早就已经成疲惫之师了。”
孝庄沉吟道:“只是,我大清一向不擅长水战,江南等地的江防又一向不好,只怕短时间难以整顿多少啊!”
此言一出,鳌拜等人微微尴尬。
咱大清的水师和江防,那可是举世皆知!
想当初,张名振和张煌言,带着鲁监国政权的残部。
从金厦北上,途径舟山,直入长江。
前后历时将近一年,明军的兵马金鼓齐鸣,礼炮喧天,在长江内如入无人之境!
张名振和张煌言的水师不仅在长江内,短暂的截断了清廷漕运,焚毁缴获了大批粮船、盐船。
而且还一度抵达南京城下,发炮轰击。
咱大清好歹现在也是一个泱泱大国。
结果被人家三入长江,闹了这么一出。
张名振和张煌言部的水师,甚至直接就在崇明岛住了下来,一边耕种,一边在咱大清的眼皮子底下,深入咱大清的命根子。
被一股残兵败将,骑在脖子上拉屎,咱大清自然是怒发冲冠的。
所以这些年,清廷在江阴、崇明、镇江、瓜州等地遍设炮台。
试图用大炮封锁长江水面。
又使了力气训练了江南水师。
只是去年,清廷专门派人去视察了一下自己着力强化过的江防和水师。
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沿江的各处大炮,破旧不堪,里面的大炮寥寥。
甚至有些炮台连一门炮都没有!
那些有大炮的炮台,驻防的兵马稀少。
令人试炮之,轰然而裂!
又查水师,战船无几,水兵皆有菜色。
让这些水兵操练,晕船的大有人在。
就这水师和江防,鳌拜等人就是再有自信,也不至于觉得能挡住郑成功的十几万兵马!
其实水师和江防这副鬼样子,咱大清自己也有责任。
由于多了洪承畴的十万精锐绿营。
咱大清的财政吃紧,所有拨给江南地区水师和江防的经费就没有多少。
既然经费不够,咱大清的官老爷们又需要分一分。
所以江防和水师就只能搞一个牌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