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噩耗终到金陵
两广总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章 噩耗终到金陵,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两广总督,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回到皇宫。</p>
御书房。</p>
“于爱卿,朕已经全力支持你,但朕想知道,此战你的把握有多大?”朱祁钰忍不住问道。</p>
没人愿意当亡国之君,尤其他刚当上皇帝,体验到了作为九五之尊的快感。</p>
于谦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看了看周围的闲杂人等。</p>
见此,朱祁钰明白于谦的意思,便挥挥手屏退了所有闲杂人等。</p>
“于爱卿,现在这里没有外人了,你可以尽情的说了。”朱祁钰道。</p>
“陛下,若是守住京师,臣有七成的把握。”于谦保守道。</p>
军心士气恢复,又有禁军和三大营八九万的精锐在,还是据城而守,没理由守不住。</p>
他很庆幸,小皇帝北征的时候,没有带走所有的精锐。</p>
这让他守城的压力减小了不少。</p>
要知道,守城战,这可是明军的强项啊!</p>
除非兵力差距过大。</p>
攻城守城之战,向来是最惨烈的,没有十倍的兵力,就别想强攻了。</p>
就算能强攻下来,也要损失惨重。</p>
没看到也先他们都开始用其他招来破关了吗?</p>
“七成把握,这已经不少了。”朱祁钰闻言松了口气。</p>
脸上也浮现出了一抹笑容。</p>
“陛下,若是谋划得当的话,未必不能借此机会,重创敌军。”于谦接着说道。</p>
“哦?于爱卿可有什么想法?”朱祁钰好奇道。</p>
接着,于谦便将自己的计划说了出来。</p>
这个计划,他只是藏在了自己心里,只有他一个人知道,现在朱祁钰是第二个知道的人。</p>
在听完于谦的计划之后,朱祁钰激动的握紧了拳头。</p>
若是计划可成,重创敌军,那么至少能保边疆数年乃至十数年的安稳。</p>
因为这些时间是草原各部落孩童成长的时间。</p>
之前在樊忠的禀报之中,蒙古各部的大军本就已经损失不小,这都是小皇帝带出去的禁军和三大营精锐拼光才换来的,代价很大。</p>
所以,他们要面对的敌军,差不多只有小皇帝所面对敌军的一半左右。</p>
还是据城而守。</p>
这压力,可比小皇帝小多了。</p>
毕竟,朱祁钰和于谦都知道,骑兵不善攻城。</p>
朱祁钰越想,越觉得于谦的计划可行,若是计划成功,他必然会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p>
这对于朱祁钰来说,自然是有不小的诱惑的。</p>
于是,他再次对于谦表态:“于爱卿,你尽管放手去做,需要什么,直接跟朕说。”</p>
“钱粮这些都不是问题。”</p>
他继承了小皇帝的小金库,瞬间就变成了暴发户。</p>
内帑中那几千万两的金银,直接让他看花了眼。</p>
玛德,花不完,根本花不完啊!</p>
所以这些天所有的花费,都是从内帑出的。</p>
百官这时也意识到,内帑好像比他们想象的还有钱啊!</p>
这还等什么,哪里要用钱,直接向皇帝打报告,请批条子,国库的钱这不就省下来了?</p>
中间再过一手的话,这不就是自己的了?</p>
发国难财的人,什么时候都有。</p>
至于镇国公之前定下的规矩,公私分开,户部要用内帑的钱,需要打借条的话,已经被有选择性的忘了。</p>
这个关头,皇帝刚刚登基,什么都还不熟悉,正是好糊弄的时候。</p>
当然,他们也不敢太过分,毕竟还有一个于谦在呢!</p>
再说了,若是城破了,他们这些人也得死。</p>
所以,大部分的钱还是能落到实处的。</p>
但就是因为内帑太富了,哪怕只是从指缝间露出一点,也足够很多人‘吃饱喝足’了。</p>
……</p>
另一边的樊忠,在得知朱祁钰登基,并将守卫京师的重任交给于谦之后,当天夜里,他就选择了自刎随小皇帝而去。</p>
在他看来,自己早就是一个该死的人了,现在小皇帝交给他的任务也已经完成,他也就没有活下去的理由了。</p>
朱祁钰得知樊忠的死讯之后,沉默良久。</p>
最后下旨给樊忠追封了一个伯爵,并让人厚葬。</p>
樊忠将天子玺印和传位诏书安全送回来,这就是大功。</p>
没有这两样东西,朱祁钰还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当上皇帝呢!</p>
就算当上了,没有天子玺印,他这个皇帝就不完整。</p>
所以,对于朱祁钰来说,樊忠是有功劳的。</p>
况且,人都死了,自然要宽容,也能彰显自己的胸襟。</p>
而在京师的胡府之中,一片素缟。</p>
胡岳的死讯传回来后,李氏没经受住打击,当场就晕倒了过去。</p>
儿子离开的时候还好好的,结果这才过去几个月,就传回来了这样的噩耗。</p>
作为一个母亲,自然是深受打击。</p>
所有战死沙场的文武官员,朝廷都派人到其家中报丧。</p>
并询问有无需要帮助的。</p>
李氏没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当她知道儿子是为了掩护皇帝而战死的时候,心中悲伤的同时,还有骄傲。</p>
一诺重千金,她的儿子完成了自己的诺言。</p>
之后,她又找上于谦,献出了许多钱财,还有府中的家丁,相助守城。</p>
于谦对她的深明大义表达了赞赏,并表示,要以她为典范进行宣传。</p>
对此,李氏想也没想就拒绝了。</p>
大儿子战死沙场,她不想堕了儿子的名声。</p>
表示所做的这一切,只是想为国出上一份力。</p>
随后,于谦便将此事进行了上报。</p>
朱祁钰、胡太后、钱皇后深受感动。</p>
朱祁钰和胡太后商议过后,决定册封李氏为正四品诰命夫人。</p>
至于胡岳死后追封这些,要等到战事结束之后和张辅他们这些战死文臣武将一同进行追封。</p>
当然,还要想办法将他们的遗体给带回来。</p>
自古以来讲究的就是一个入土为安,不能让他们抛尸关外。</p>
这其中自然有出于人情的考量,也有出于政/治的考量。</p>
……</p>
守卫京师的事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p>
但同时,也有一场风暴在酝酿着。</p>
此次北征,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十几万的精锐战死沙场,连皇帝都战死了,大明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几乎到了亡国之际。</p>
出了这么大的事,自然需要有人背锅。</p>
尽管,小皇帝在传位诏书上写了此战是自己的过错。</p>
但他都已经战死在了沙场上,死前都还在惦记着大明的江山社稷。</p>
这个锅能让他背吗?</p>
显然是不可能的。</p>
百官不同意,朱祁钰也不同意。</p>
维护死去的皇帝的名声,这是共识。</p>
所以,必须有一个背锅之人出来。</p>
而这个人选,百官心中已经有了。</p>
王振!</p>
自古以来,太监乱政的例子比比皆是,多一个王振不多,少一个王振不少。</p>
毕竟,王振是小皇帝的贴身太监。</p>
于是,在众人的默契下,王振成了此次北征失败的背锅侠。</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